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閒人> 第九十八章:望日大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望日大朝 (2 / 4)

天子需要在乎朝臣的想法嗎?答案是肯定的。現在這些大臣們,早已不是當年太祖、成祖時的臣子了。他們總是抱成一團,為著這樣那樣的利益,整日價鬥來鬥去,讓他這個帝皇又是顧忌又是厭煩。

“近來朝中可有什麼動靜?”他緩步走著,想到了那些個大臣,忽然出聲問道。

身後杜甫腳下迅捷卻悄然無聲,如同一個幽靈。但在弘治的問話響起後,卻立刻做出反應。

“回爺爺話,前陣子山東那邊遭了兵禍,民多流失,致使耕地多有荒蕪。今春以來,到今日卻又未曾落下一滴雨水,眼看著便是鬧旱魃的架勢。朝中……”

說到這兒,他頓了頓,偷眼瞄了眼皇帝的臉色,這才又接著道:“朝中有傳言說,此為妖佞將出的兆頭,似乎頗有些爭執。”

說完後,他便又沒了聲息,如一個影子般飄在皇帝身後。

弘治沉默著,不置可否,眼底卻有一絲冷芒劃過。大明朝有錦衣衛,有東廠,朝中的動靜逃不過他的耳目。雖然他臨政以來,有意的壓制了廠衛的勢力,但卻仍不妨礙他牢牢的掌控著這把利劍。

妖佞嗎?他心中冷笑。

前陣子就有人拿著武清一個小童生說事兒,被自己和稀泥壓下了。此番卻又藉著山東災事捲土重來,也不知那小童生究竟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兒,竟而被這些個高高在上的重臣們如此惦記著。

嘿,說是惦記那個小童生,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們這是想要諫朕,提醒朕不要學先皇吧。

想到這兒,他陡然生出一股出離的憤怒。自己一直以來勤勤懇懇,從不敢荒怠朝政,也從未如先皇那般鬧的民不聊生,他們憑什麼就覺得朕聽聽道經,就會跟先皇一樣了?難不成朕堂堂天子,便連一點自己的喜好都不能有了?

在國事上,朕已經夠縱容他們的了,他們還想怎樣?當初連朕後宮的事兒都想插手,幸虧朕的皇后夠潑辣,才終於讓他們偃旗息鼓。如今又想幹涉自己的喜好,嘿!弘治盛世,弘治盛世,怕是朕老老實實的做個提線木偶,才是真正的弘治盛世吧。

他使勁的抿了抿嘴唇,努力的平抑著胸中的怒火。這究竟還是不是我朱家天下?朕究竟還是不是皇帝?他心中不由的有些悲涼。

進到乾清宮中,抬眼望著那把象徵著權利的座椅,他腳下微微一頓,這才深吸一口氣,一甩袍袖,大步上前端然坐下。

外面,鐘聲恰好響起,悠悠傳遍整個皇城。

隨著淨鞭的響聲,金水橋前的廣場上,內閣大臣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帶頭,身後跟著六部尚書侍郎、兩都御史、大理寺、欽天監等大小官員、各部給事中、觀政士,排著整齊的隊伍,肅然進入大殿。

待到隊伍停下,這才齊齊跪倒,高呼萬歲。如是三拜之後,杜甫一甩拂塵,踏前一步,尖聲呼道:“禮成,退——”

到了此時,此次朝拜便算完成。其實皇帝上朝,並不是如後世影視中那樣,拜完皇帝,當場便開始奏事問政。也不是每天都是如此鄭重其事的。只有每月朔望之日,才會這般。

所謂朔望,朔指的是每月初一日;望便是十五日了。其他時間,則都是開設午朝聽政。便是午朝也是時輟時復,並無定製。這卻是打從當年英宗時留下的遺制。

在這乾清宮裡,也僅只是進行朝拜。朝拜完畢後,則皇帝會移駕乾清門,也叫右順門內。有事啟奏的大臣,則依次進入奏事,沒事兒的大臣便各回衙門辦公。這,便是“御門聽政”了。

此刻,杜甫呼完退,就該重臣恭送,弘治起身移駕乾清門了。然而,就在弘治身子方動,原本的群臣恭送之聲未起,一個突兀的聲音,卻先響了起來。

“陛下,臣戶部觀政士田成安有急事稟奏,還請陛下恕罪。”群臣中,一個青衣官員搶步而出,拜伏于丹墀之下。

眾臣們一陣騷動,都被這突兀的傢伙搞的愣住。這是什麼人啊,懂不懂規矩啊?究竟什麼急事,竟連這一時三刻都等不及?

有那反應快的,卻是臉上露出瞭然之色。日朝規定,每日只奏八事,看這人只是個觀政士,如何擠得進那八事之中?只有逐級上報,直到內閣先批閱後,才可能根據輕重緩急,轉送司禮監批紅後,最後司禮監認為需要呈送皇帝御覽的,才會送到皇帝案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