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兩個聽天族人,也透露出,過往他們聽天族的強者數量,其實遠遠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
一切都是因為那個六耳聽天,以大智慧,大胸懷,創出聽天探地秘術,輔助修行,聆聽道音。
這對於武道修行來說,相當於人為的創出以天地為師的法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能以天地為師者,無一不是自古以來就俊秀出眾的人物,悟性天賦都是頂尖,六耳聽天以聽天族的特殊天賦異能,創造出這聆聽道音的手段,輔助修行,實際上,就是將一些本來無法修行至高層次的武人,拔升到一個層次。
越是強大者,其實在這法門的修行越是佔便宜。
當然,如果到了孟昭以及昭如令這個層次,所謂的聆聽道音,那也顯得多餘。
元神乃是人身結合天地之元精,以其為核心,窺探天道法則,也屬等閒,領悟自然之理,更是每個天人強者都能做到的。
所以,這一部法門,也就是對於先天突破宗師,宗師突破大宗師,以及大宗師突破天人,有著極大的幫助和裨益,對於後天突破先天,以及天人突破神魔道果汁境,幾乎沒有幫助。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後天武人單純只是修行內力,錘鍊體魄精氣,聆聽道音或許可以幫助調理精神,和諧身心,卻並不足以真切領會個中的智慧與道理,對於修行本身幫助有限。
而天人強者要突破神魔道果,區區秘法神通,所能起到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因而,這法門雖然厲害,卻也不是沒有限制。
這一點,兩個聽天族人也沒有任何隱瞞,坦然的告知孟昭以及昭如令。
但越是這樣,越是顯現出這一族的氣魄與不凡,至少孟昭和昭如令兩人的感官就很好。
甚至在彼此交談過程中,還指點了兩個聽天族人在武道修行過程中的關隘與難處,叫兩個聽天十分感激。
進了聽天族地之後,更能發現這聽天部落和此前的幽族部落,在精神面貌上的差距與不同。
孟昭和昭如令潛入幽族那小部落時,也看了身處其中的幽族族人,見其多是面帶苦色,目中帶著風霜,雖有堅韌,更多還是一種不知未來為何,不知自己為何的麻木不仁。
小部落一生當中,無非就是掙扎求生存,每天能多多捕獵,多多繁衍生息,吃飽喝足,已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而這個聽天部落則大不相同。可見這聽天所部,目之所見,不論大小,男女,老少,眼神和精神面貌,都透露出一股勃勃生機,以及對於未來無限的信心與憧憬。
這就是一個大族的底蘊和氣魄。
其實力是隨著時間而與日俱增的,實力越強,族人生活的越好,生活越有奔頭,自然也就沒有幽族那種麻木,而是帶著無限的憧憬。
從這一點來看,那位六耳聽天,的確是非同凡俗,堪稱是帶領一族崛起的驕強人物。
若是放在上古時代,或許不單是聽天一族之主,甚至可能被百族尊奉為大帝,受到供奉。
即便如今,其實在百族當中,那六耳聽天也是有著不小的聲望,那幽族部落之主,不就對那六耳聽天的事情很瞭解,且頗為推崇嗎?
路上遇到的聽天,對於兩個外族,尤其是疑似人族的人進入部落,也沒什麼特別的反應,甚至好奇的都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