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之言,出得我口,入得你耳,絕不能外傳半分,即便傳出去,我也不會承認曾說過這樣的話,你們明白嗎?”
孟昭這般謹慎的姿態,非但沒有嚇到軍帳當中的這些高手,反而更加勾動他們的興趣,紛紛瞪大眼睛,期盼的看著孟昭。
他們久居胡山,其實和外界不能說脫節,但聯絡也不算緊密,訊息滯後。
對於一些情況,更是雲遮霧繞,此時若能得孟昭解惑,也是一件快慰之事。
畢竟孟昭可是江湖武林聲名鵲起的新秀,且一路攀登到頂,又出身高貴,應該曉得不少隱秘。
見眾人紛紛應和,孟昭賣了個關子,先問道,
“在說一些事情之前,我想問問你們,南方叛亂為何一直久久未曾平復?
當中的原因是什麼,你們可知曉?”
軍中諸人面面相覷,不過,還是很快有果敢之士出言,即是李敖,道,
“回將軍,據末將所知,那南方叛亂,起於兩個徐州大豪,一人名叫高迎忠,自號彌天神王,一人名叫欒孝傑,自號玉天上將。
他二人素有名望,且家資豐厚,底蘊不凡,在殺入徐州治所彭城州衙之內,於眾目睽睽之下,擊殺徐州刺史後,豎起造反大旗。
並在極短時間內,募得強兵十萬,兵鋒銳利,擋者披靡。
此二人都是蓋世英豪,命世之資,又有強軍相助,放在中古時代,便是皇朝末年率先發難的一方反王,有此浩蕩聲勢,實在不足為奇。”
反王,反王,若沒有能耐,只是草頭王,但凡能稱得上反王的,至少也曾攪動一時之風雲,便如這高迎忠與欒孝傑兩個。
在李敖看來,有雄兵十萬,輜重軍械齊全,又有兩個英豪統帥,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撲滅。
便如神威軍,如今也有三萬之眾,只要不是擺明車馬,和朝廷大軍野戰決勝,其實即便不敵,也可以迂迴作戰,勝不得,也可以噁心人。
他話音落下,與他向來交好的方公明也道,
“那徐州之地,乃是兩人的老巢,經營有方,可謂民心所向,或許這也是一個原因。”
向卿若有所思,卻是搖搖頭,
“不對,以諸位之才,也未必不及那高迎忠和欒孝傑,可大家捫心自問,可能在短短時間之內,募得十萬強兵,這絕對不正常。
還有,若只有強兵,卻無穩定的後勤供給,以及治理之道,也絕對不長久,絕無可能如此長時間,抵擋朝廷的大軍,其背後,應該有人支援。”
向卿之言剛落,便引得數人點頭,也認為單憑兩個所謂的江湖大豪,絕無可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叛亂聲勢,這並不符合常理。
因為朝廷治下,民生還算富庶,遠遠沒有到吏治崩壞,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不得不反的地步。
既如此,又哪裡有如此十萬強軍,投入兩個前途未明之人的旗下?
這很可能是有陰謀的,正如他們一樣,早已經在數年,乃至十數年之前,已經準備造反,並選兵,養兵,練兵,成就一時飛騰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