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甚至讚許的點點頭,道,
“說的好,我也是這個想法。
既然咱們麾下軍將,都不事生產,如今又因為和白帥割裂,後勤隱隱吃緊。
這等情況下,即便是節流,也是難以緩解惡劣形勢,只能開源。
而開源,又分為幾種情況。
一來,是由我個人供養神威軍,這倒也不難。
我已經令賀新前往靈武城孟府,到時除了會有一批高手到來,應該也會帶來部分補給,但也只是一次性的。
倒不是我吝嗇,而是白帥此人不可忽視,兩地相隔又有一段距離,中途運糧可能會被人破壞,得不償失,故而還是得以本地補給為重。
二來,是找本土的大族,豪門,借糧,或是索要資助。
這方面,其實我也有門路,那就是火龍洞。”
“什麼,火龍洞?”
本來眾人正在耐心傾聽,陡然耳邊傳來這三個字,叫諸人心頭一震,尤其是李敖,脫口而出道,顯得十分驚喜。
“這,將軍,您是說,可以找火龍洞借糧,莫非您與其有舊?”
火龍洞之名,不需多言,其地位也是極為崇高,在梁州大地,那就是土霸王,無冕之王的存在。
其門戶所在,東陽山,更是號稱梁州聖地,乃是眾人朝拜的所在。
九姓十三家,便是當世顯宗之最。
火龍洞的富有,那更是不需多言,梁州大災,任何勢力都會受其影響,然以火龍洞的底蘊,即便是這場大災持續十年,也未必能撼動其根基。
這就是與國同休,位列十三家的底蘊。
別說供養三萬大軍,就是十萬大軍,火龍洞的體量也是眉頭都不眨一下,綽綽有餘。
關鍵在於,人家的糧食,豈是說借就能借的?
即便是朝廷要從火龍洞手裡借糧,也得看那位火龍真君,以及整個火龍洞的態度,這也是所謂武道聖地的牌面。
南安孟家在明面上,和九姓孔家,十三家的白頭山,是穿一條褲子的。
這也算是整個江湖武林的共識。
而白頭山和火龍洞,又是仇深似海,水火不容,很早就是這種敵對關係。
所以一開始,眾人根本沒想過,孟昭能和火龍洞產生聯絡。
“看來你們對我的生平,所知甚微,在我從玉京大慈恩寺回返南安時,就和火龍洞的幾個弟子有過一番糾葛,而且也因此和沈天賜有過交集,得他一番讚賞,這才於南安聲名鵲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