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沒話找話說:“母后,父皇呢?”
“他呀,忙的很。近日聽說羅伽國又開始在邊境擾民了,你父皇心煩的很,正在為派誰作為主將前去發愁。”
“這有何難?不是有好多名將嗎?尉遲將軍正愁無仗可打,說他渾身都發黴了。”
長孫皇后嘆道:“他不想動用這些名臣老將,動不動就讓他們上場作戰,必須得培養些新人出來。”
李世民什麼意思?不用老將,要培養新人,這不是給他立功的機會嗎?
“母后,孩兒願意前往。”
長孫皇后看了看他說:“這可不行,吾兒年方十歲,萬一有個閃失,那還得了?”
“母后,此話差矣,甘羅十二歲就拜相了,我都十歲了,早該為國效力了,你和父皇說說,兒臣願意前往剿匪。”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長孫皇后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說:“好,我替你說說去。後宮不得干政,能不能成那得看你父皇的意思。”
“凡是母后參與的事沒有辦不成的。孩兒告退。”
剛出了太極宮,就看到一個太監提個鳥籠過來,籠中一隻白色的鳥,看著很是可愛。
李泰攔了他問:“這是什麼鳥?”
太監道:“信鴿。這鳥神奇的很,能送信。”
原來是信鴿?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愛魏王李泰至極,同居長安城,一日也會鴻雁傳書好幾次,難道這隻信鴿就是要充當他們之間信使的?
“是母后要的?”
太監搖搖頭說:“非也,是皇上讓奴才弄來的,魏王殿下,你看看它在看你呢?你瞧,多神奇?”
信鴿有著舉世無雙的歸巢功能,在宋朝以後比較流行,李世民能運用它來與兒子鴻雁傳書也足以體現了他的前瞻性。
“是挺神奇的,只是不知道父皇要這幹嗎?八百里加急不是有馬嗎?難道要改變這種送信的方法?”
太監頭也不回地說:“我們作奴才的那兒知道,這玩意是稀罕物,那能想要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