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父求知失敗滿臉失望的樣子,李言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
李言心想:
也不知道李父如果知道李言發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那他還會不會漏出這種表情?
不過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李言也不想在節外生枝,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這個話題上面來。
想到這,李言搖了搖自己的腦袋,把腦海裡這些有的沒的思緒搖散。
接著李言又陪著家人待了一會兒,眼看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李言才一邊站起身一邊對著李母她們說道:
“我要出去一趟了,還有有點事情要辦。”
“言子,你又要出去啊?”李母問道。
主要是經過昨晚的事情,所以李母現在一聽到李言要出門,就有些條件反射的擔憂了起來。
畢竟這幾天李言都要出去應酬,李母也不是不知道。
按理說,知道李言有正事要辦,李母是不會過問的。
但是因為昨晚的事情,李母會擔心李言又會沒有分寸,可能又要醉醺醺的回來,所以李母不放心、才想著囑咐李言幾句。
聽到李母的話之後,李言停下自己的腳步對著李母解釋道:“嗯,還要出去一趟,要去學校那邊老師家裡。”
看出李母的擔憂,李言繼續解釋道:“我這不是多虧了有老師的幫忙,所以才有了今天嗎,前面那是因為沒有時間,現在有時間了,於情於理我都得過去一趟。”
李言這麼說雖然有一些誇張了,畢竟他能有今天,更多的還是靠自己。
但是怎麼說呢,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忙介紹,那李言也進不了軋鋼廠,找工作也不會那麼順利,就更不要提後面的事情了。
所以李言這麼說,也沒什麼毛病。
“那好吧。”
李言的回答,也讓李母知道、李言這是有正事來著,而且還是非去不可的正事,所以李母就顯得有些悶悶不樂的說道。
不過李母也知道,李言的工作是他的老師幫忙介紹的。
因為這件事情一開始李言就和李母她們說過了。
喝水不忘挖井人,李言一家本來就是三觀比較正的人,自然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