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和許陽興奮的無以復加。
這畢竟是他們辛辛苦苦造出來的東西。
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機械外骨骼裝置,其效能簡直強的令人髮指!
但和張斌以及許陽的激動相比較而言。
李蕭卻顯得冷靜的多了。
他對這款產品的定位是軍事級別。
而非普通的產品。
更不是那種打著裝甲的旗號,做出來的玩具產品。
所以這種強度的測試。
顯然不夠。
李蕭說道:“你們兩先別急著高興,在我看來這幅裝甲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接下來李蕭從裝甲的各個地方指出了不足。
“胸口鋼架要空餘緩衝空間,提升剛強度。”
“在撞擊區要減少機械傳動,避免因為扭曲而影響機械能傳遞。”
“機械齒輪的靈活性還需要除錯和加強。”
而且李蕭提出了最重要的一點:
“這幅裝甲的穿戴便攜性太差,在我的理解中,這種單兵裝甲,至少要能做到一個人穿戴,可剛才我穿戴這幅裝甲用了四個人,這項嚴重不合格!”
雖然李蕭話說的嚴厲,可是眾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是呀,如果裝甲無法做到單兵裝配,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張斌立刻一拍腦袋,懊惱的說:“老闆,是我的錯,光想著效能了,我立刻推倒重來!”
李蕭拒絕了他。
“不,行動式的單兵裝置,我們作為二代產品研發。”
張斌一聽,立刻恍然大悟。
他立刻明白了李蕭的想法。
是啊!
從機械傳動上說,便攜性一定會犧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