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雖然不能答應,但是你若是能背的出來,老夫可以去代你問問夫子,若是夫子答應,這早課你可以不來上。”
先生一句話就把這事推到了夫子身上,夫子在書院向來少有露面,更時常外出遊歷,他大可以拿著找不到夫子當做理由。
“行。”
通藏並不知道夫子不常在書院,便答應下來。
“先生讓咱們來書院唸書修行,不上早課會不會——”
曹霜露擔心這事以後給棠先生知道了會惹得他生氣,就扯了一下通藏的袖子小聲問道。
“不會不會,老爺讓咱們來書院是因為他要在宮裡當值沒空照顧咱們,況且我也找人問過了,早課無非就是讀一些經典書籍文章,並不在六藝之內。”
通藏胸有成竹,有機會能好好睡懶覺而不是大早上就要爬起來唸書,怎麼能輕易放過?
“先生,那我開始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
聽著通藏慢悠悠的將三國諸葛孔明的那篇《出師表》背誦出來,曹霜露心裡暗自覺得好笑。
通藏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看書,而且對於文字更是有著過目不忘之能,棠先生私藏的那些古籍文字早就讓通藏給翻了個遍,就連有些時候棠先生需要引用某些文章卻一時想不起來,也是去問通藏。
而且聽棠先生說,通藏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通藏這個名字,通曉萬卷藏書嘛。
“這小子可以啊。”
“不錯不錯,看樣子沒少讀書。”
“是啊是啊,背誦出來一字不差。”
當通藏背完大半的《出師表》在閱文堂裡早讀的這些師兄們都已經驚掉了下巴。
若說是有人能背誦《出師表》此事並不足為奇,奇的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孩子,居然能一字不差,而且極為流暢好似對著書本在朗讀一般。
“先生,學生已經把《出師表》給背誦完了,不知道先生還滿意否?”
通藏背誦完之後絲毫沒有在意先生已經變得鐵青的臉色。
“運氣好而已。”
先生沒想到此子竟然當真能將《出師表》整篇背出,但轉念一想也有可能是這小子以前恰好學過,這才跟自己打了個賭。
“怕是你之前就背誦過吧。”
“看過而已。”
“既然是看過,那能背出來也就不算什麼。”
先生哼了一聲暗想果然是投機取巧之輩。
“敢問先生在書院授課多少年?”
“老夫在書院授課二十多年,你問這個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