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庭無人反對隆慶帝的話語。
汪大人突然跳出來添亂,但好歹也沾著官字,顧瑞只是秀才,還是個犯了錯的秀才。
功名已被革掉了。
朝臣中有人顧做惋惜道:“倘若顧瑞還是永樂侯的嫡子,他面見陛下也不至於挨這頓廷杖。”
顧四爺低垂腦袋沉默,耳邊隱隱能聽到冷笑和感受到嘲弄的目光。
“這幾位大人是何意思?”顧四爺連顧瑤提醒自己都敢當面指出來。
他哪會忍氣吞聲?
直接把嘲弄他的人指出來,顧四爺道:“你們認為爺該為顧瑞顧璐向皇上求情嘍?”
被顧四爺手指著的朝臣面色微紅,誰都麼想到顧四爺會這麼做。
這就是一個愣頭青!
從不按照約定俗成的常理行事。
被指出來的人多是御史。
顧四爺道:“陛下看到沒有?御史們就是看不上臣!”
御史們:“……到底是親生骨肉,永樂侯對其不管不顧,略顯絕情,有違倫常。”
隨即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說了一通,顧四爺聽得腦袋暈乎乎的,“停,你們給爺停下來唸經。”
御史們面容更加難堪,自覺站住父子骨血的大道理:“永樂侯著實太狠心了些。”
“這話爺不愛聽。”顧四爺冷冷回道:“什麼才叫不狠心?為不孝順爺的顧瑞,為總是想著踩爺面子的顧璐,向陛下求情,這才叫不狠心?這才叫父子之道?”
“爺做不到!”
“顧瑞兄妹有麻煩,爺都要出手幫忙,都要去保護,爺為何還要把他們驅逐出顧家?”
“他們的名字從族譜中抹去那時起,他們已經同爺沒有任何的關聯。”
“顧瑞富貴了,爺不會找上門去,爺落魄乞討,也不會管他要一文錢。”
“顧瑞為汪大人作證,自然要承受廷杖,永樂侯帶來的好處,爺只給將來孝順爺的顧瑾他們用。”
顧四爺又瞪了一眼顧瑾,“有便宜都不會用,蠢死你算了!”
顧瑾:“……”
今日,就算他達到目的,也別想再在朝廷上搶走顧四爺的風頭。
顧四爺把顧瑤擋得嚴嚴實實的,不再似方才一般頻頻移動跪疼的膝蓋,這個角度,陛下絕對看不清瑤瑤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