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爺一本正經,好似對文章頗為不滿意。
彷彿他自己去謄寫,一定比顧瑤寫得更好。
典型得了便宜還賣乖!
即便早有準備的隆慶帝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顧四爺是不願意背書,不意味著他記憶很差,在關鍵時刻他還是能靠得住的。
顧瑤只是唸了一遍,他遍記得七七八八,何況這道題目本就是他讀過的,因此顧四爺更有信心了。
此時他反而希望有人跳出來反對自己,然後自己再狠狠秀一把才學,沒準除了炫耀女兒外,還能給自己賺一個才子的名兒。
可惜御史們吃過顧四爺幾次虧,已經輕易不願意招惹這尊不按常理出牌,胡說胡有理的永樂侯。
尤其是顧瑤同陸錚定親後,御史更是繞著顧四爺走。
這位可是陸侯爺的岳父泰山,據說鎮國公對親家永樂侯頗為滿意。
雖然御史們也不清楚文武雙全的鎮國公到底滿意顧四爺哪裡。
但是朝野上下公認,顧四爺是得罪不起的。
隆慶帝從龍椅上起身,佯裝隨意一般在一眾埋頭答題的貢生們中間穿行,時而停下,時而皺眉。
此舉引得心裡狀態不大穩定且緊張的考生寫錯了不少的字。
隆慶帝默默搖頭,卻也沒多說什麼。
走到顧瑾身後,一行行極為出眾的字跡映入眼簾,隆慶帝是個愛書畫的人,鑑賞書畫的能力很強。
他喜歡顧瑾內斂又不失鋒芒的字型,一看便知是經過苦練而成。
文章更是行雲流水,果斷乾脆,契合隆慶帝有心革新,又求穩的複雜思緒。
狀元之才!
果然是狀元之才!
隆慶帝沒有看其他才子的試卷,在心裡已把狀元的桂冠掛在顧瑾頭上去了。
顧湛那樣的人竟然養出顧瑾,真是……氣死多少讀書人吶。
要知道不少書香門第之家傾其所有都未必能培養出一個顧瑾。
隆慶帝聽說顧四爺不怎麼管兒女的。
不過這時候,顧四爺到是跑到他面前又是炫耀天賦驚人的兒子,又是炫耀絕色明豔的女兒了。
若是讓顧湛管兒女,怕是這兩塊璞玉都得被他給糟蹋了。
一個沒皮沒臉的顧湛讓隆慶帝覺得新奇,再多出幾個的話……他縱然是皇帝也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