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洪武生存指南> 第085章:考什麼不重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85章:考什麼不重要 (5 / 6)

但,至少未來十年,甚至二三十年,這個極限,是到不了的。

隨後還有一件事。

關於科舉。

說起來,老朱去年就讓中書籌備科舉的事情,但直到朱塬出現之前,一直都沒有具體執行。

老朱對人才的重視,眾所周知,母庸置疑。

不過,之前瞭解過歷朝的科舉制度,老朱大概本能地就覺得其中有問題,最直接一點,他覺得,透過那些個考試,作詩啊經義啊,其實並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人才。

不得不說,老朱的感覺是對的。

後來一些人總是張口就來,說什麼老朱讓劉伯溫創立了八股文,導致明清科舉制度的僵化。

其實是扯澹。

洪武一朝,老朱一直都不太重視科舉,原因就是,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他總覺得傳統科舉有問題,挑選出來的人才要麼迂腐陳朽,要麼誇誇其談,總之,都不善實務,因此更傾向於舉薦,以及,透過國子學專門培養自己想要的人才。

明清科舉制度僵化,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的。

朱塬的出現,讓老朱開啟了思路,因此才決定提前好幾年開始科舉。

近期事情已經定下。

第一次科舉,打算放在九月份。

老朱已經頒佈詔令,讓各州縣官員推舉人才趕赴金陵參加考試。

還是推舉。

當下還沒有一級一級往上考核的遴選制度,各地的讀書人,或主動,或被動,經過當地主官稽核,確認有學問的,開出憑據,送往金陵。

再然後,就是具體考什麼。

老朱因為朱塬開啟了思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還是不太具體,於是最近一封來信,讓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幫忙參謀參謀。

朱塬的思路很明確。

考什麼不重要。

甚至,這次科舉也都不重要。

重要的,還是考試之後,對人才的進一步培養。

朱塬同樣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因此,這次考試,在朱塬看來,實際上應該作為一次初選。

大明當下最需要的就是識字的人。

沒錯,識字就行。

當然了,如果真得只是識字,也決不能給予太高的官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