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隱聽到號角聲,船艙內,13歲的少年睜開眼,沒有點燈,趁著船艙外映進來的微光,發現隔壁床鋪上自家先生不知何時已經起床,連忙躍起,摸著黑飛快穿衣洗漱,一路來到這艘千料海船上層船艙的艙門外,才讓自己放緩腳步。
四周依舊籠罩在夜色裡,頭頂星光稀疏,周圍卻是漁火點點,好像天地倒轉。
目光掃視一圈,少年呼吸也平穩下來。按照先生平日教導,不急不緩地步入船艙。
眾人正圍在一張長桌旁議事。
少年進門,見先生望過來,才拱手,歉意道:“弟子睡過了,請先生責罰。”
黎圭看向這段時間越來越滿意的弟子,微笑搖頭,說道:“近幾日海上奔波,你也累了,今天特意讓你多睡些時候,以後還是要勤勉。”
柳潮生連忙再次拱手。
隨後又不忘向其他人招呼:“潮生見過王千戶,見過戚知縣,見過各位。”
負責這次海捕護衛之責的營海衛千戶王五和奉命從象山縣城趕來的象山知縣戚升也都是微笑點頭,其他人跟著附和,氣氛融洽。
誰不喜歡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少年呢?
招呼之後,大家轉向正事,黎圭與另外兩人以及周圍吏員繼續討論今天的海捕路線,柳潮生規規矩矩地在外圍負責遞送紙筆或者端茶上水。
今天是四月初十。
船隊四月初六從定海出發,昨日抵達象山南部的鶴浦島海港,這是大明海軍提前確定的一處官方港口,處在南北水運航線之上,因此也設有燈塔。
另外,鶴浦港距離東南的漁山列島,也即這次海捕的起點,漁山漁場,只有六十里。
當天色亮起,算上象山本地和從南部溫臺又陸續趕來的船隻,總計超過兩萬人的龐大海捕隊伍用過早餐,無數大小船隻隨著出發的號角,紛紛離港,向外海行去。
透過反覆觀察偵測,營海司確認象山外海未來三天都不會有太大風浪。三天,是營海司官方規定的天氣預測極限,超過三天的預測,不能作數。
因此,這次海捕行動,將會在外海持續三天時間,四月初十上午出發,四月十二下午返回。
今日無風。
船隊基本依靠人力而行,直到午後,才陸續抵達漁山列島附近區域,遠遠可以看到其中一座海島冒起煙柱,那是又一座近期設立的導航燈塔,日常駐紮有兩個小旗的二十人隊伍。
附近船隻漁民遇到問題,可向燈塔方向緊急停靠,獲得救助。
茫茫海上,總計一千六百餘艘大小船隻分散開來,絲毫不顯任何擁擠,大家此時關注的都是腳下。
肉眼可見的密集大黃魚群,甚至將洋麵都映襯得一片金黃。耳邊還能夠聽到‘咕咕……咕咕……’的聲音,這是大黃魚的叫聲。
漁船散佈區域的東部外圍,兩艘五百料大船和四艘小型漁船構成一組,兩艘大船上還有醒目的白色編號,001和002,不僅如此,船身兩側還都刷有純白大字。
001兩側是‘安全生產’和‘人人有責’,002兩側是‘努力生產’和‘人人爭先’。
類似口號,凡是明州漁業生產公司下屬的大船,全部都有,連這次跟隨的官船和軍船上也都不缺‘官民一家’和‘軍民一家’之類的白色大字。
這自然都是朱塬手筆。
目的,是為了某種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