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電池是採用電子在石墨烯單晶體上快速穿梭,間接儲存電子。
它不是一個完善的物理儲電方案,只不過是利用材料特性收集電子。
于振峰的粒子電池專案,卻利用粒子的強相互作用力,約束即將處在能級躍遷狀態蘊含龐大能量的電子。
主要是圍繞原子核近處的電子,它們蘊含的能量多,原子很不容易丟失原子核近處的電子。
透過原子核產生龐大強相互作用力,束縛高能電子。
在外界環境改變時,這個束縛力減弱,把高能電子釋放出來。
這個專案難點很多,必須要選擇精確的原子,原子核蘊含的強相互作用力恰到好處。
不會太強,任何改變都無法讓他把電子釋放出來。也不會太弱,釋放的電子直接變成貝塔射線。
周宇聽完于振峰的述說,他思考片刻,抓住最關鍵的一點詢問道:“你採用哪種原子進行儲電實驗。”
“我採用鐵原子的同位素,鐵這個元素很特殊,兩個原子融合成鐵之前的元素,它就會釋放龐大的能量。
兩個原子融合成鐵之後的元素,必須要吸收能量才能實現。
正是因為鐵元素的特殊性,我認為鐵元素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特殊,是比較好的實驗素材。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我也進行相關實驗,但產生的效果還沒有鐵元素好。”
于振峰有些無奈的介紹道,他經過數萬次實驗,依然沒有找到最正確的元素。
周宇搖搖頭說道:“鐵元素根本不可能,想要達到你的目的,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需要非常強才可以。
抵消強相互作用力的方法容易實現,增加強相互作用力非常的難。
想要實現粒子電池,你需要像元素週期表後面看,原子核越大的元素,越有可能實現這個功能。”
于振峰瞪大眼睛,驚訝的說道:“這怎麼可能,元素週期表後面的大質量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怎麼可能用來做電池。”
“放射性元素就是強相互作用力不強,才無法約束質子和中子。
但我們發現的元素,只是它的一種同位素,還有其他同位素沒發現,如果找到原子核穩定,不具備放射性的同位素粒子。你這個專案才能成功。
這在以前很難,但量子計算機研發成功,它就變得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