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到一個有價值的礦產資源,我們的工作就沒有白費。”
彭峰的探礦小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這樣的討論,主要是為了統一思想,成員們相互鼓勵。
航天員的素質非常高,來月球前進基地完全是理想。
這裡的工資較高,但蘊含的危險性和工作難度也非常大。
他們回到地球,開天空列車或是找到其他高薪工作一點都不難。
支援他們來月球前進基地工作,理想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果沒有理想支撐,普通人真的很難在月球前進基地生存下去。
這裡相比於地球,那就是一個原始社會,連非洲的某些小部落都不如。
他們吃完早飯,就去前往工程機甲的倉庫。
準備登上工程機甲之前,彭峰給每個人發了15粒兒裝在特殊瓶子裡的膠囊。
“前段時間有同事犧牲,你們都瞭解到這個情況。
公司也沒有放棄我們,星火科技科學技術研究院,細胞實驗室的陶聖文科學家。
他研究出這種維生膠囊,可以直接讓我們在斷水、斷氧、斷食的情況下生存15天。
不需要15天,你們只需要等待一個小時,在月球任何一個角落出事,月球前進基地都能派人到現場來救援。”
彭峰他們的探礦小隊,駕駛著工程機甲,飛向他們準備勘探的地方。
彭峰駕駛工程機甲起飛,他看到月球前進基地最中心那個粗壯的建築。
這是月球前進基地最核心的裝置,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它產生龐大的電能,供應著月球前進基地的消耗。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電能,哪怕是月球前進基地再擴大百倍,供應它的能源也綽綽有餘。
探礦小隊向著月球背面某個隕石坑飛去。
王志華看到月球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智慧機器人,它們彷彿向蝗蟲過境一般,在收集著月球表面的月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