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現在只是在科學技術研究院公佈一些先進的理論知識,提出一些可以實現的猜想。
星火科技發展初期,可以用科技樹上的技術替代科學家研發技術。
現在星火科技的技術水平已經很高,那就不應該揠苗助長,扼殺科學家的創造能力。
周宇只負責提供靈感,由科學家把靈感變成技術。
像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這種技術,必須讓科技樹研發出來,現在星火科技的科學家根本沒有能力研發。
周宇和人工智慧湘華共同配合,不斷用新材料替代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原先的材料。
他把星火科技已經研發出來的所有材料都進行實驗,沒有發現一種材料符合他的要求。
周宇對這個情況並沒有感到意外,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技術難點太高。
它對於材料的苛刻要求,已經超出地球上科學家的認知。
周宇在量子計算機上建造虛擬材料,並透過虛擬材料來模擬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這種模擬方案成功,科技樹會給他一定反饋,讓周宇判斷這種技術是否具有可行性。
量子計算機開始根據周宇設定的虛擬材料,快速根據這些虛擬材料的效能,模擬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時鐘在滴答滴答的走著,量子計算機高速運轉,已經數萬次模擬。
每一個方案,周宇都需要詳細閱讀,嘗試引起腦海中科技樹的波動。
轉眼之間,兩個多月已經過去,可控核聚變專案小型化依然沒有進展。
魯金銘已經完成月球前進基地的準備工作,正等待著周宇的命令,是否開始建設月球前進基地。
李啟華也已經完成引力引擎的地面試車工作。
引力引擎直接由可控核聚變發電站供電,它產生的引力非常強大。基本符合設計要求。
周宇在辦公室中,再次閱讀由量子計算機模擬的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方案。
他知道現在急不得,科學研究也不是著急就能取得突破。
必須要透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總結失敗專案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
周宇正在閱讀這個方案時,他感知到腦海中有金色雨滴灑落。
科技樹發生一陣陣顫動,有新的科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