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從太空站回來,他又把精力投入到公司的管理和技術研發上面。
星火科技現在已經是巨無霸型的公司,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市場造成極大的影響。
周宇現在給公司下達指令,也需要綜合各方面考慮,聽取各大事業群總裁的彙報。
星火科技現在的企業管理已經十分完善,能讓周宇最終做決定的事情很少。
只要秉持著技術為先,為社會做服務的理念,再難的選擇都已經有了明確的選擇方向。
周宇最關注的還是星火科技科研情況,先進技術就是星火科技最核心的競爭力。
星火科技技術一直處在領先地位,哪怕是公司管理比不上其他大企業,他也會立於不敗之地。
周宇最先來到神經互動實驗室,聽取實驗室主管呂秦嶺的彙報。
呂秦嶺看到周宇到來之後,他興奮的說道:“我們研發出神經互動技術之後,這種技術有一定的缺陷,一直沒有放棄研發更精妙的神經互動技術。
這種技術必須在耳骨上打一個小孔,還需要應用智慧機器人手術完成。
有些人不想做這種損害身體的行為,他們也懼怕這個小手術。
我們根據消費者的反饋,結合機械實驗室的最新成果,我們研發出一種奈米神經機器人。
它的大小隻有100多奈米,可以鑽入到神經元細胞的突觸間隙裡面。
它可以收集到神經元細胞的電訊號,併發出電訊號讓神經元細胞感受到。
有了這種奈米神經機器人,智慧裝置就可以和大腦進行雙向互動行為。
這種機器人太小了,它可以直接穿過細胞膜,不會破壞人的細胞,對人體大腦根本沒有損傷。
它還能監控人體大腦神經元細胞的狀態,如果大腦發生病變,它可以第一時間感受到。”
周宇沒有親自體驗這種奈米神經機器人,他等待技術成熟之後,在親自使用。
他看到測試人員使用這種奈米神經機器人的方法。
指甲蓋大小的小瓶子,裡面有淡藍色水銀般的粘稠液體。
把這個液體倒在手上,它很快就滲透到人體內,透過人體的神經網路完成寄生。
周宇就看到測試人員和智慧裝置高效的互動,他們幾乎沒有延時的完成,各種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