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週末假期結束剛上班,星火航天公司總經理魯金銘就來到周宇的辦公室。
他面帶笑意的說道:“周總,我們去競爭國際清理太空垃圾競標,我們的競爭方案獲得最終透過。
它以低廉的價格,高效完成太空垃圾清理。
獲得國際專家組的一致認同,我們可以收穫這個高達300億元的專案。”
“你們做的非常不錯,其實也是300億元資金太少,讓大多數有實力的競爭者都望而卻步。
只有我們可以用這麼低的價格清理完成太空垃圾,還有利可圖。
既然競標方案獲得成功,那今天晚上就開始正式清理太空垃圾。
軌道上巨量的太空垃圾,也給我們公司的航天活動造成危害。
只是質量投射器貨箱的錢,那就不止300億,哪怕是國家不組織競標,我們技術成型之後,也會免費清理。”周宇讚許道。
華夏與美國達成《太空發展公約》,其中一項就是共同維護航天環境,要清理軌道上積累的太空垃圾。
華夏和美國共同出資150億元,其他國家只是觀望,一分錢都沒有出。
華夏和美國聯合成立公益組織國際航天發展協會,準備用這300億元向全球招標清理太空垃圾方案。
他們這只是一次試驗性的行動,如果沒有企業投標,在經過磋商之後,他們也會提高獎金。
300億元想清理太空垃圾,這完全是天方夜譚,300億美元都不行。
但他們正好遇到星火科技材料技術爆發階段,星火科技正好有低成本高效的清理技術。
魯金銘直接用這個技術給投標,他們在這個價位根本沒有競爭對手,立刻獲得透過。
1月6日晚間,阿拉善航天中心,今天的質量投射器貨箱碼放的很整齊。
它都裝載有100平方米大小的二維航天器,它是清理太空垃圾的清潔工。
它的成本很低,每片二維航天器成本不到一元錢,加上質量投射器的成本,星火科技依然有的賺。
太空垃圾是宇宙空間中除正在工作著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體。
包括運載火箭和航天器在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與報廢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