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航天員入駐太空站這個訊息,隨著媒體的傳播,連線網路的人都知道這個訊息。
在網際網路上,網友們分成樂觀派和憂慮派兩個南轅北轍的群體。
樂觀派認為華夏部署太空站,這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這種技術也不難,世界航天大國都可以做到。
憂慮派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從新聞資料中能夠看到華夏太空站的樣子。
這種新型的空間站,它要比以前歐美各國聯合制造的空間站先進許多倍。
以前的國際空間站已經到達壽命,現在華夏的太空站是近地軌道唯一的空間站。
只需要幾年的技術積累,華夏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就會超越自己國家。
憂慮派呼籲各自國家重視華夏的空間站,緊急撥款投入到航天專案中,全力發展自己國家的航天技術。
航天領域的專家,瞭解到華夏太空站的資訊,他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從公開資訊中察覺到的華夏工業能力,那真是太可怕了。
美國總統正在詢問航天專家,道:“你們已經瞭解華夏太空站的具體引數,我們現在能否製造出效能相同的空間站。”
航天專家立刻回覆道:“總統先生,華夏太空站採用的技術不難,但它需要的工業加工能力非常高。
我們國家工業有些空心化,現在基本無法加工出與之相媲美的航天器。”
美國總統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必須要讓國會透過特別法案,保證美國的高階工業。
我們也要重新拾起航天產業,以前的航天產業高投入還看不到明顯的利潤。
這個專案太過燒錢,冷戰結束我們就放棄了。結果華夏抓住機會已經完成技術反超。
現在已經到了最緊急的時刻,我們必須要迎頭趕上。”
航天專家皺著眉說道:“總統,我們現階段很難趕上,技術積累需要一個過程。
再說我們國家主要的科研單位是各個大學和跨國公司。
他們沒有看到發展前景,是不會把資金投入到航天產業中。”
秘書在一旁插話道:“總統,華夏不是有現成的太空站,我們即使不能鳩佔鵲巢。
那我們派專家與華夏進行航天合作,趁機瞭解華夏的太空站。
山寨出一個差不多的太空站,憑我們的技術應該能辦到。”
航天專家點頭說道:“這是一個好辦法,只要瞭解到華夏的太空站運用什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