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城市大獲成功,這也代表藍海專案第一階段完美收官。
藍海專案是星火科技多家科研單位合作的重點專案,它不是為了開發水上城市,而是為了探索神秘的深海。
水上城市只是為了探索深海搭建的一個重要平臺。
水上城市透過藍海市的驗證,得到的資料再進行最佳化,星火科技開展藍海專案第二個階段。
星火科技開始在舟山群島建造第二座水上城市,它屬於水上科考城,主要用於深海科學研究。
1月25日,水上科考城已經在舟山群島建設完成,周宇親自去舟山群島視察水上科考城的情況。
水上科考城的總負責人是黃可,他帶領星火科技藍海專案專家組,乘坐水上科考城,即將去探索深海。
周宇登上星火科技自己的水上城市——水上科考城。
水上科考城佔地面積沒有藍海市那麼大,水上科考城只有500平方公里,它是藍海市的一半大小。
但水上科考城向太平洋方向移動,它的吃水深度最深能達到50米,產生的浮力遠大於藍海市。
黃可帶領周宇參觀水上科考城,水上科考城的建築與藍海市模樣相差不大,材質卻更顯得高階。
“周總,我們水上科考城一共有1269名科研工作者,2416名工程師和工人,還有859名後勤人員。
我們水上科考城與平常的科考船相比,它能承載更多的人員和裝置。
水上科考城佔地500平方公里,可以在上面鋪設被動聲納陣列,探索到3000米海底水下的詳細情況。
這個就連專業的反潛船都辦不到,主要是它們無法大面積鋪設被動聲吶陣列。
我們探索深海的主要工具是深海潛水艇,它屬於無人載具,透過中微子通訊方式控制。
它可以潛到地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這個海溝深度是11034米,它的深度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瑪峰還高。
深海潛水艇一旦出現任何機械故障,水上科考城裡面的工廠還可以快速維修深海潛水艇。
甚至在緊急情況下,水上科考船儲備有很多原材料,工廠可以緊急生產出深海潛水艇。
任何一個科考船,它們的裝置損壞之後必須換新的,根本沒有實力維修,更何況是生產新裝置。
這是我們水上科考城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也是我們水上科考城超越科考船的作用,可以探測深海的重要原因。
只要我們有材料,水上科考城的工廠根據深海海底的複雜情況,生產出需要的產品。”
黃可介紹的同時,帶著周宇參觀水上科考城各大機構。
水上科考城至關重要的機械加工中心,這裡運用高精度的智慧工業機器人,可以讓零件加工精度達到奈米級。
兩個零件之間相互拼合,就能形成天然的防水層,根本不需要防水處理,這就是奈米級加工的魅力所在。
藍海專案科學家的實驗室與資料分析師,這裡可以直接透過中微子通訊衛星與科研中心聯絡,獲得科研中心專家和人工智慧湘華的支援。
周宇參觀完之後詢問道:“咱們的水上科考城有沒有獨有的技術,我參觀一圈,看到水上科考城運用都是成熟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