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研究院下屬放射實驗室,田志遠是放射實驗室的科學家之一。
他們正在研究核廢料處理專案,核電站已經成為現今社會最重要的發電設施。
每年產生的核廢料都是填埋在無人區,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核電站非常安全,但人們之所以對核電站談之色變,就是因為核電站如果發生意外事故,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放射性物質洩漏。
它不是汙染一時,而是對周圍的水空氣造成長久的汙染。
史上最嚴重的兩大核洩漏之一,並且處理手段最為粗糙的核洩漏,福島核電站事故。
造成的影響哪怕是十多年過去,依然還持續發揮著作用。
倭國政府手段粗暴的直接用海水灌入核電站,並把被汙染的汙水直接排入到大海中。
導致倭國周邊海域輻射濃度極高,生物都已經發生基因突變,這些被汙染的海水順著洋流漂到美國西海岸,並向全世界擴散。
田志遠就準備透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式,嘗試處理已經發生過鏈式反應的核廢料。它的放射性濃度依然非常高。
專案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把這些極難處理的放射性物質,消除或是中和它的放射性危害。
田志遠他們穿著防輻射服,盯著實驗室中處理核廢料的反應釜,它高度一米。
“加入第128號物質。”
機器人開始按照田志遠的命令,給反應釜中中填加第128號物質。
這是一種矽基聚合材料,它在實驗室測試時,顯示出吸收中子的能力。
核廢料向外輻射的絕大部分物質是中子,只要它能把中子吸收。透過這種物質和核廢料混合存放,就能清除核廢料的放射性汙染危害。
【警報,反應釜內產生高能反應現象,並生成極強的複雜高能磁場。】
【警報,請終止反應過程,反應釜內物質可能發生核反應。】
【警報,實驗室機器人被高能磁場破壞,已經無法執行,請人為終止反應過程。】
田志遠心裡很震驚,這只是核廢料,怎麼會發生核反應。
他已經沒有時間多想,立刻開啟實驗室防護門衝了進去。
田志遠衝進實驗室,立刻手動開啟反應釜的蓋子,一股高能粒子流直接從反應釜中噴射出來。
它把厚達兩米的混凝土牆壁都噴出一個十多厘米的大洞。
旁邊四散的少量高能粒子流,擊打在它身上。
正在這時,于振鋒帶著外面的救援團隊也趕到實驗室,他再來時就已經透過湘華瞭解具體的情況。
“快進行救援,清除田志遠身上的放射性物質,清除實驗室放射性物質,儘量保護實驗室現場。”
田志遠已經昏迷,它被專業團隊進行放射性物質洗消後,快速送到現代醫學實驗室,緊急進行搶救。
周宇很快得到訊息,他從陳瑾的待產病房趕到田志遠的病房。
他在病房外面看到處理完事故,剛剛趕來的于振鋒。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簡單透過湘華檢視一些事故資料,發現反應釜內竟然發生核反應現象。”周宇詫異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