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學霸的科技樹> 第188章 臨近空間飛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8章 臨近空間飛艇 (2 / 3)

周宇透過虛擬世界連線王進所在的飛艇測試基地,發現他們還在組裝龐大的飛艇。

他們必須要保證飛艇每一個連線點都緊密,氣囊也沒有漏氣損壞,才能保證飛艇正常升到臨近空間。

周宇注意到王進研發飛艇的過程很艱難,解決了許多問題,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只是對現有技術進行篩選。

他開始重點檢視王進前面幾次失敗的原因。

第1次實驗,由於氣囊太大,飛艇上升的速度太快,飛艇氣囊直接被氣流衝擊散架,實驗失敗。

第2次實驗,王進更換飛艇氣囊的材料,對飛艇氣囊進行特殊加固,發現飛艇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與空氣摩擦引起的震動,很容易弄壞對振動比較敏感的基站裝置。

第3次實驗,王進縮減飛艇氣囊的大小,導致飛艇升到距離地面18公里時,懸停在這個高度,不再繼續上升。

第4是實驗,王進採用模組化飛艇,飛艇上升一定的限度,高壓氦氣就會充滿一個氣囊。

透過逐漸接力的方法,可以讓飛艇在空中保持穩定上升速度,還能加強它的上升高度。

這次實驗氣囊的研究基本成功,但卻發現地面上的固定錨直接被飛挺拉起。

無法固定飛艇,實驗宣告失敗,他們只能遠端控制飛艇釋放氦氣,讓它緩慢降落。

第5次實驗,王進製造近乎一畝的混凝土地基,把它埋在10米深的地下。

這個地基很堅固,不會被飛艇拉起,但飛艇升到指定高度,一場大風直接把牽引飛艇的鋼索拉斷。

經過分析是鋼索的韌性不足,再加上它自重十分龐大,導致從脆弱處斷開。

第6次實驗,王進採用有機纖維絲和石墨烯纖維絲混編的輕質材質繩索。

它的自重很輕,韌性也十分強,非常適合固定飛艇。

測試實驗發現在臨近空間,因為氣流等因素的影響,飛艇會來回浮動。

他們嘗試透過多根繩索,限制飛艇的移動範圍。

……

第16次實驗,發現在臨近空間,因為大氣層非常稀薄,有很多宇宙外的射線透過稀薄大氣層,照射在飛艇和基站裝置上,影響裝置執行。

周宇看到飛艇研製過程中,進行了很多次實驗,每次都發現一些問題,又解決許多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