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提前和他預約的宋廣順來到接待室,請他前去接待。
星火科技研究院實驗室一般不允許外來人員進入,科學研究在內行人眼中,只要發現一些細節,就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長期以來的困擾。
周宇和馮雲德一起去接待室,他也想了解宋廣順來到星火科技的目的。
他在接待室中見到成飛副總設計師宋廣順,他是一個30多歲的人。
周宇心中感嘆,不只是星火科技,在量子領域,飛機高鐵製造,主流的科研人員也是30歲左右的人。
這代表著華夏科技傳承的順暢性,科研人員沒有斷代,師徒相傳一代一代成長。
歐美主要專案科研人員都是老年人,年輕面孔也是亞裔拉美裔為主,他們都是其他國家精英,透過移民來到歐美國家。
反差最大的就是倭國,老人不喜歡放權,又不喜歡培養新人,他們重點專案的主要研究人員,那都是頭髮花白的老年人。
只要我看兩個國家高階專案的人員組成,就能知道這兩個國家未來競爭的勝負。
馮雲德立刻介紹道:“宋廣順先生,這是我們星火科技總裁周宇。”
宋廣順起身和周宇握了握手,高興的說道:“周先生,久仰大名,沒想到您能來親自接待我。”
“我也很好奇成飛有什麼難題不能解決,求助到我們星火科技。”周宇笑著說道。
宋廣順和他們寒暄幾句,說出自己來到星火科技的目的。
“周先生,馮先生,我們是遇到難關無法解決,正好在《星火》期刊上看到希望,來向你們公司求助。”
宋廣順說出求助的具體內容,成飛正在研究新一代戰鬥機,具體型號保密。
新一代戰鬥機要求有強大的突防能力,就必須保證它的隱身效能。
要求它可以躲避長短波雷達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探測。
因為人工智慧的進步,可見光成像衛星也成為監控戰鬥機的重要手段,也必須要有可見光隱身功能。
“我們發現你們公司的金屬晶體材料可能具有相關的功能,希望星火科技協助我們研究。”
周宇聽到宋廣順的要求,他痛快的答應道:“既然我們星火科技可以幫忙,那就一定要幫助你們,你把相關技術標準發給我們,我們嘗試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