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2012前傳> 第零七二七章 西遊記故事 取經需要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零七二七章 西遊記故事 取經需要錢 (1 / 3)

羅西自然是走遍了世界的,接觸各國的風土人情也多,她所推崇的,是十八歲之前,父母要對孩子負責,做他們的朋友。

但是十八歲孩子成年之後,各過各的生活,甚至父母年老了,也不需要孩子贍養,因為有國家,也有退休金和養老院。

聽了羅西的解釋,崔寧笑了。

如果在龍國,一個孩子事業有成,但是不贍養老人,這不僅僅是不孝,甚至連他的事業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被社會和群眾所集體唾罵。

畢竟這個問題太過於複雜,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文化和風俗之間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而東方龍國這樣的國家首先提倡的就是孝道,忠孝仁義文化是至高無上的道德,離開了這些文化根基,一個民族就沒有了道德和原則,所以說東方的贍養老人和忠孝本身就是一種國民根基。

但是崔寧也不認為魅國的觀點是錯誤的。獅子和老虎、螞蟻和蜜蜂,不同的動物對待後代對待父輩的不同觀點,不好評價誰對誰錯。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其實比不同動物之間的差異,還要巨大。

而崔寧所說的東洋國際教育孩子的方式,實際上是想著悄悄地影響改變著蘇若晴,崔寧知道蘇若晴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只要透過各種手段潛移默化地表達正確的觀點,蘇若晴一定會被引導和影響。

對於羅西的觀點,所以崔寧只能笑笑,告訴羅西這是一個哲學問題,而哲學問題往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羅西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繼續去聽一下寺廟的傳說。

蘇若晴看看崔寧,冰雪聰明的她好像明白了什麼。不過她也沒有多說話。

周德遠老人一生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首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更喜歡研究禪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著比禪理更加複雜一萬倍的東西,那就是愛情。

這個世界有太多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但是面對愛情和女人的時候智商都低得可怕。

崔寧和蘇若晴,不僅僅事業上發展得好,而且他們兩個都是高智商的人。知道夫妻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不過崔寧也知道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這將是他們夫妻二人重要的一次考驗。

周德遠老人看著崔寧和蘇若晴,想著那個古老的傳說,問崔寧:

“崔寧,這一生你最大的理想是什麼?“

“我嗎?前輩不瞞您說,其實我是一個孤兒。

我一直覺得,能找到我的親生父母,就是我平生最大的理想。”

“阿彌陀佛,不知道施主有沒有聽過一句話。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使命。”周德遠說道:

“以我的道行來看,你們夫妻二人都不是凡人,必定是有著非常之使命的。”

“任何的使命我都會和老公站在一起。”蘇若晴說道: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動搖。”

“阿彌陀佛,這就是兩位的緣分了。”

雍和宮有自己的素齋,周德遠老人邀請幾個人一起吃午飯。

羅漢菜乃佛門的齋飯,菜名出自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十八羅漢。雍和宮羅漢菜是以黃花、木耳、香菇、冬筍、麵筋、玉蘭片、荸薺、豆腐、白菜、胡蘿蔔等燉在一起,再加少許素油而成。

雖然都是素菜,但是龍國的廚師功夫都是極其高明的,做出來的飯菜味道還真心不錯。

除了崔寧之外,也有幾位居士一起吃著羅漢菜。其中有好幾位都是常年在雍和宮做義工的,看到崔寧,以及幾位仙女一樣的女孩子,禮貌地點頭問好。

“幾位施主,想必諸位都是有信仰之人。”另外一個精瘦的僧人向吃飯的幾位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