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位於龍都市海殿區陽臺山麓,始建於遼代鹹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金代時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後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後改為大覺寺。
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環境優雅而聞名。寺內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龍都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有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而叫人沉醉的明慧茶院就位居西大覺寺內。明慧者,明達,智慧之意也。
建立於幾年前的明慧茶院,既有茶之王者、水之極品,又有大覺寺之靜謐佳境,無論是端坐於茶室,還是駐足於庭院,都能感受到歷史之深邃,文化之幽遠,文人學者、高僧碩儒們無不沉醉於山寺的綺麗之景,留連於此,品味清泉香茗。
其中不乏風流雅士,留下幾多雪泥鴻爪之跡。茶院內有古剎巍峨、松柏參天、玉蘭供賞、殘碑憶舊,更有名泉環繞,終年流水潺潺。茶院有茶之王者,水之極品,是座談之鴻儒,優遊之雅士,思古幽情,品茗閒致之佳境。
茶院整體格局南北兩院,對稱結構。由明志軒、明思軒、和慧閣、敬慧閣、清慧閣、達慧閣六間獨立的茶室組成。來賓既可品飲到各種名茶,還可在精美茶食及古箏伴奏下觀賞傳統茶藝表演。
崔寧對於服務海藍、龍國移動、龍國石油、龍國石化、龍國銀行這樣的企業從來沒有過懷疑,或者說認為本來就是自己創業的初衷。
但是和艾利合作以後,包括黎文達老爺子也想著採取直銷的方式做***,其實崔寧也沒有真正的答案,這些決策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崔寧內心也有一些心結,有一些沒有想清楚的問題,需要很認真的去梳理,去想清楚。
無論是姜老、萬星龍還是姬子瑜,以及自己作為影子股東的幾個朋友,也都不能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答案,畢竟這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而是涉及到社會秩序和自己內心理想,以及對直銷、社會秩序認知的問題。
崔寧走出辦公室,想換個環境,最好是清淨的環境,把這個問題想清楚。萬星龍、龍大和龍一,都推薦了大覺寺的明慧茶院,因此崔寧就過來坐一坐。
明慧茶院不僅僅有來大覺寺虔誠的拜佛者,原來也有很多創業者來這裡思考,甚至是坐在茶院裡寫方案。
這次前來,除了萬星龍,龍大和龍一之外,還有一位叫做周鴻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一起,周鴻創立了一家“很龍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創業的出發點是直接用龍國的文字和關鍵詞上網,而必須輸入域名或者IP等方式,這是一個很具創意,以及很具爭議的領域,但是曾在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工作過,技術出身的周鴻對這個領域很是信心滿滿。
萬星龍和龍大實際上是周鴻的天使投資人,那連帶著崔寧也是影子投資人之一,只是除了萬星龍等有限的幾個人之外,知道這些內部訊息的屈指可數。
剛剛經歷納斯達克股災的龍國網際網路哀鴻遍野,直接導致了整個市場的低迷狀態,周鴻創立的“三二一”公司也不能倖免,不過由於公司剛創立不久,沒有那麼大的盤子,更沒有上市,所以損失相對小一些。
而萬星龍為了強化周鴻的專業知識,經常拉周鴻來大覺寺的慧明茶園思考,寫商業計劃書,以及學習國際資本的一些知識,技術人員有著明顯的短板,萬星龍見得太多,更不希望周鴻陷入技術是唯一生產力的泥潭。
看周鴻在電腦前苦思冥想,萬星龍約上龍大龍一在寺廟裡散散步,走到人少的地方,在山裡也說著一些關於近期工作和生活的事情。
“周鴻是汝南周氏的旁系”萬星龍笑道“只不過他自己都不知道,我投資他的公司做了很多功課,本來第一筆資金想給他500萬,結果他自己沒有信心,只要了200萬,畢竟剛創立的公司,怎麼花錢,怎麼做大,他還沒有完整的概念。”
“而且在投資他之前,我和汝南周氏的前輩見了面,前輩告訴我多支援周鴻的事業,雖然他屬於旁系,但是畢竟是周氏的後人,血脈的力量代表著智慧和能力,就像鳥兒會飛,大象有著神力一樣,所以很多世家對後代還是有著很多的關愛,儘管很多時候躲在幕後”。
“血脈,現代科學叫做遺傳基因,或者叫染色體,遺傳密碼”崔寧笑“一樣的事情,叫血脈就是迷信,叫遺傳基因就是科學,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同樣叫風水就是迷信,叫做地理學就是科學,龍國的文化衰落的厲害啊”
“這是一場戰爭,不僅僅是文化的戰爭,也是利益和話語權的鬥爭”萬星龍輕聲嘆息:
“今年以來,納斯達克發生了世界性股災,我們龍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全軍覆沒,這絕對不是偶然,而是西方資本界對我們國家的一次洗劫,而我們的網際網路企業無論是技術還是資本都必須依賴西方社會的局面也必須要打破。
因此我們國家也成立了很多投資公司,支援網際網路創業的專案和團隊,我和龍大龍一就是屬於這支投資公司國家隊中的一支,不過現在你也是了”。
龍大和龍一在一邊蹦蹦跳跳,聽到萬星龍提到自己,龍大插嘴道:
“我們是聽爸爸的,但是主要是我們喜歡網際網路,眾裡搜尋,包括入口網站我們都有投資,但是今年幾乎都虧進去了,看起來這真的不是比賽肌肉和力氣的時代了”
“我最近做了一件事情”崔寧看著天空,覺得心胸開闊起來,幾天以來想不清楚的事情逐漸開始有了一點眉目“我把1997年金融危機和去年今年股災的大企業和金融公司做了一下分析,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結果”。
“什麼結果”幾個人都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