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公司提案之後,內部討論了一週的時間,向雨真雖然也發表意見,但是她的主要工作還是在於溝通和對接,而不是決策,決策由喬彬,以及副總裁級別的十來位領導共同決定。
最終,崔寧公司得票最高,尤其是副總裁強力要求和崔寧公司合作,拍板之後向雨真這才和蘇若晴第一時間偷偷的透露了結果:
“蘇姐姐,應該是你們公司,已經定了,但是公告要明天才能釋出,然後下一步就是價格和協議的具體磋商了。
不過我這幾天一直擔心,因為這次的方案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樣,有太多的細節,以及如何執行,而策略性的東西其實並不多,這怎麼和以往的案例不一樣啊,你們也提供過你們公司以往的案例,我都認真看過的。
尤其是其他幾家公司的方案,有著很大膽的想象,比如說要拍攝電視廣告,找明星代言等,甚至有各種的活動,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們公司沒戲的,都不敢和你聯絡。
不過我很好奇,這次為什麼方案會做的這麼細,甚至故意的忽略了大創意呢?”
蘇若晴在電話裡笑了:
“等你有時間問你崔寧哥哥吧,這是他定的基調,包括你們副總裁等幾位領導的履歷、愛好、喜歡讀什麼書,以及方案中要引用哪些名人名言,都是他定的”。
“怪不得方案中是不是出來一句名言或者兵法的,原來有這麼多講究,學問在這裡呢”向雨真在電話了也笑了:
“蘇姐姐,我在崗位上,不和你多說了,我再去看一遍方案,然後,公告正式釋出之後,價格的問題、協議的問題,基本就是走過場了,祝賀你們啊”。
果然第二天,崔寧公司就接到了通知,移動公司決定和崔寧公司合作,標誌著崔寧的策略再一次取得了成功。
不過公司內部的很多員工也和向雨真想的一樣,這次的移動公司方案不以策略性見長,甚至內容繁雜,涉及到各個細節,包括要和目前服務得客戶海藍、理想等跨界合作,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工程,為什麼能戰勝其他公司,拿下這客戶,公司上下也充滿了疑問。
蘇若晴包括沒去提案的華夏,也都想知道崔寧背後的真實想法,以及對客戶和方案的理解,所以,崔寧又只好在員工的要求之下,召開了一次專案的特別說明會。
崔寧的員工基本接近400人,而且在這座樓有了三間大辦公場所,除了年會之外,很少能召開全體會議了,但是這次特別的會議,公司上下還是基本全部參與了,畢竟對於這個客戶,公司期望值很大,然後壓力也很大,甚至有好幾個策劃的經理,並不認同崔寧的策略,但是以結果論英雄,還是不得不佩服崔寧的決策。
在這次特別會議的開場,崔寧推出了一個非常犀利的問題:
“什麼叫做策略?”
“策略就是計策和謀略,就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實行的方法,或者是方案的集合”。張大海說道。
“是的,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我們這個行業,我們的所有策略是為了目的而存在的,是解決企業問題,滿足客戶需求的。”崔寧笑著說道:
“我再問一個問題,我們的策略和點子有什麼不同?或者誰能告訴我,點子公司為什麼活不下去?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點子公司?”
“我覺得,點子公司就是街頭的算命先生,而我們的公司就是諸葛亮,無論是專業水平、積累和理念,都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點子公司往往出奇招,希望一招致勝,而我們則是要系統服務、整合營銷,以及要做到持久競爭,這是任何點子公司和所謂的點子大王所不能的,也是他們性格特徵上不具備的”。回答問題的是華夏。
崔寧想了想,說道:
“算命先生和諸葛亮的比喻有點道路,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夠客觀。
我來給大家分析吧,首先要承認點子和點子大王是有價值的,離開了這個前提,或者認為點子就是騙子,那這個問題就沒法進行下去了,那就真的是算命先生,或者江湖術士一流。對點子這個行業就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