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的時間越來越近,許甜甜已經兩次來問年會的事情,崔寧表示不急,主要是因為崔寧已經有了想法。
不過在理想的提案之前,崔寧又認識了一個大導演,姜大文。
1963年出生的姜大文畢業於龍都戲劇學院,在影片《清末皇后》中出演過溥儀,在影片《李蓮英》當中飾演過清末宦官李蓮英,在影片《秦始皇頌》中飾演過秦始皇,而且出演過張義默大導演的《大紅高粱》,這部影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而姜大文導演的《日子陽光燦爛》也是一部真正的電影佳作,家喻戶曉的同時,也真的顯現出了姜大文的才華,以及他對青春的懷念。
而姜大文更是因為小時候遷移的生活和部隊的特殊環境,造就了堅忍不拔的性格,以及對待事物與眾不同的看法。
姜大文最近很苦惱,是因為他自己拍的一部戲《鬼子來嘍》沒有透過國家的播出記錄,然後一直不能正常的上映,而透過一些朋友,包括姬子瑜和萬星龍,產生了認識崔寧的念頭,主要是想讓崔寧給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有辦法儘快的上映這部電影。
在姜大文的工作室,崔寧看了這部電影,然後電影中沒有對主要人物給出對錯、好壞或者是愛好,裡面的很多人都是多面的,而時代和戰爭的悲劇則透過電影藝術表現的淋漓盡致,也給了崔寧不小的震撼。
而面對姜大導演要崔寧給予評價的說法,崔寧並沒有輕易地表達意見,畢竟崔寧不是電影藝術的專家或者學者,只是一名普通的觀眾,或者說是一名專業的品牌營銷策劃人員。
於是崔寧反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姜導,你恨東洋國人嗎?”
姜大文想了想,回答道:
“怎麼會?無冤無仇,說不上恨。但是也說不上喜歡。畢竟他們對我們犯過罪。”
“那你電影的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也不是,電影故事而已,取材於生活高於生活。”
“那你的電影究竟想表達銘記歷史呢?還是說人性複雜,或者是人們的很多選擇實際上是很愚蠢的?”
“都有,但是也都不完全是,因為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問題每個觀眾最有發言權”。
“那你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呢?”
“看到一部小說,覺得有意思,然後就想把它拍出來,僅此而已”。
“果然藝術和我們做品牌是完全不同的,藝術是抽象的、是可以有完全不同理解的,而我們做品牌,一是一二是二,很多時候需要完全的把一件事情說的明明白白,然後讓顧客一聽就是這麼回事,所以我們列是不同的領域。”
“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在為人性服務”姜大文說道“其實我想著電影還是要儘快上映,畢竟電影是自己的孩子,我懷胎十月,生下來,是個黑戶,感情上受不了”。
“那我問你,你認為我們龍國和東洋國之間,未來還會有戰爭嗎?”
“不知道,我不知戰爭專家,但是我知道的是,民間都在這麼說”。
“那你的電影,你覺得一個老百姓看了會對東洋國產生什麼印象呢?”
“其實我的電影,你問我的一些問題,我也沒有答案,正因為沒有答案,我才拍它,然後讓每個人思考一下,或者是說”
“其實我覺得上映與否,代表不了你的藝術水平,關鍵是你想要什麼?”
“我想著我的電影能在國際上獲獎,讓全世界真正懂電影的人認可這部電影”姜大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