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寧剛剛搬家就去了宜城,然後搬家的時候和金老爺子打了一個招呼,說是有時間過來玩兒。
金老爺子很是開心,說馬上就到夏天,天氣開始潮溼,自己年齡越來越大,屋裡的那些東西晾曬也愈加不方便,所以就想著儘快把東西搬過來。
崔寧也不好反駁,趁著給老爺子送人參酒的同時,把鑰匙給了老爺子一把,並且再三囑咐不要給其他人,而且也找好了正規的搬家公司,如果搬東西的話聯絡搬家公司,這樣既方便又安全。
龍角失蹤,第一個可能就是金老爺子。
因為這二十天裡,金老爺子在崔寧不在家的時候,已經把他的東西透過給搬家公司搬了過來,而且放在了崔寧指定的地方,而且除了金老爺子之外,別人也不可能有鑰匙。
急忙給金玉堂打了一個電話,金玉堂表示知道老爺子搬東西的事情,但是至於龍角,他也毫不知情,而金老爺子這幾天去了鄉下,暫時沒在市內。
問到金老爺子鄉下的地址,然後透過公安機關緊急調配了一輛警車,三個小時左右,崔寧來到了爨底下村,一個極具特色的小山村。
爨底下村人(戶主及子女)全姓韓。
相傳是明代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而來,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墳處,後因山洪暴發,將整個村莊摧毀。
只有一對青年男女,外出倖免於難。
為延續韓族後代,二人以推磨為媒而成婚,並在現址立村,繁衍至今。
爨字還被被村民們編成了順口溜: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燒。大火燒林燒的興,豈不很熱?所以姓村民姓韓,諧音寒。取陰陽和合之意。
村子大部分為清後期所建(少量建於民國時期)的四合院、三合院。
依山而建,依勢而就,高低錯落,以村後龍頭為圓心,南北為軸線呈扇面形展於兩側。
村上、村下被一條長200米,最高處20米的弧形大牆分開,村前又被一條長170米的弓形牆圍繞,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條通道慣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金老爺子這次是過來看一個老朋友。
隨著警車進村,村裡和來這裡遊玩的遊客紛紛的讓道,而崔寧也很快找到了村長,韓永祿。
“是有個老頭前兩天過來”村長對村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熟悉,畢竟整個村子也就是幾十戶人家,日常居住的不到100人。
“不過老頭和韓孟貴叔出去了,沒在村子裡”村長接著說。
“那去哪裡了?知道嗎?”崔寧問道。
“不是很清楚,兩個人是多年的朋友了,幾十年沒見了,你說的姓金的說自己年齡大了,過來找韓孟貴叔敘敘舊,還找我喝酒來著,當時我沒時間就沒去,前兩天兩個人就離開了,真的不知道去了哪裡?”
“村子裡廣播一下,或者問問其他人”崔寧說道“有點急事”
村長看看警察,答應了一聲,然後就快步離開,不到十分鐘,村子裡大喇叭就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