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2012前傳> 第零一八一章 要尊重知識 更吸納百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零一八一章 要尊重知識 更吸納百川 (1 / 3)

崔寧透過和龍都大學的合作,招聘了五位來自龍都大學的畢業生,以及和大學簽署了長期合作的協議,使公司的站位和目標更加明確,當然,作為一家文化公司,崔寧有責任先把它做到國內一流。

雖然崔寧對知識、科學殿堂的尊敬是發自內心的,但是崔寧也知道,文化創意行業也有一些民間高手,或者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因此,在某些崗位,比如文案、比如創意、比如活動部門等,甚至不要求任何學歷條件和工作經驗,但是肯定要透過一些測試和考驗。

關於面試,類似《讀者》這樣發行量最大的雜誌上,也偶爾會出現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和“生活感悟”,道理是對的,但是故事基本都是虛構的,這是崔寧這個層面的人所拒絕的。

最典型的心靈雞湯段子,就是一個面試者撿起來地上的垃圾(扶起了一個垃圾筐、撿起了地上一個釘子、和保潔阿姨友好問好、在門口遇見了穿著便裝的董事長等不同版本),然後獲得了一個劇烈競爭的職位,然後最後還成為了這家公司的CEO。

崔寧從來不否認這些故事的意義,但是卻絕對反對用這樣的故事教化求職者,且不說招聘公司的初衷,僅僅以某個細節就決定安排某個人到重要崗位,這是開專業領域的玩笑。

一個品性很好,值得培養的人,當然可以獲得工作的機會,但是首先是合適的崗位,以及具備這個崗位的技能,還有就是那些沒有扶起垃圾箱的人,未必是品性不好的人,考驗一個人絕對不能僅僅憑藉某一個印象,還要綜合考量他的能力。

至於“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樣的故事,也就只能當故事來聽,用這樣的故事來面試的公司,本身公司的屬性就值得懷疑。

而有些奇才和怪才,本質上是不能安安穩穩在一個地方上班的,他們更像是大俠,有著自己的做事風範。

在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東山省海濱小城不遠村子裡的年輕人,決定憑自己的智慧賺錢,就跟著別人一起來到山上,開山賣石頭。

別人把石塊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附近建築房屋的人時,這個年輕人竟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了外地的花鳥盆景商人。

因為他覺得這兒的石頭奇形怪狀,賣重量不如賣造型,因為他從書上看到,很多有錢人喜歡用石頭製造盆景。

而他賣一塊石頭賺的錢,是他的小夥伴辛辛苦苦砸石子幾個月的收入

三年之後,賣怪石的年輕人,成了村子裡第一座漂亮瓦房的主人。

年輕人的家鄉,東山省煙城,當地的鴨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全國有名。

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就會引來四面八方的客商。鴨梨生意帶來了小康日子,村民們歡呼雀躍。

這時候,那個賣怪石的年輕人卻賣掉了果樹,開始種柳樹。

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後,他成了村子裡第一個在城裡買商品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小小的山莊更加開放了。鄉親們由單一的種梨賣梨起步,開始發展果品加工和市場開發。

就在鄉親們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年輕人卻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面朝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火車經過這裡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看到四個醒目的大字:可酷可樂。

據說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廣告,而且也是可酷可樂國內最大的廣告之一,甚至可酷可樂經常拿這個廣告講故事。

那道牆的主人,村裡的年輕人僅憑此則廣告,每年就有四萬元的額外收入。 要知道,那個時候,在事業單位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只有不到1000塊錢。這一塊廣告牌,等於一個事業單位職工四年的收入。

前兩年,東洋國某著名公司的老闆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經過那個小山莊的時候,聽到了年輕人的故事,馬上被他驚人的商業智慧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找此人。

當東洋國人在縣城找到這個年輕人的時候,他卻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

原來,他店裡的西裝標價八百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七百五十元;他標七百五十元,對門就標七百元。

一個月下來,他僅批發出八套,而對門的客戶卻越來越多,一下子批發出了八百套。東洋國人一看這情形,頓時失望不已。但當他弄清真相後,又驚喜萬分,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