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2012前傳> 第零三二六章 嶗山有道士 海上有神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零三二六章 嶗山有道士 海上有神仙 (2 / 4)

回到酒店,員工們已經走了的緣故,所以崔寧和蘇若晴也不避諱,直接到了崔寧的房間,崔寧趕緊給蘇若晴倒了一杯溫水,心疼的看著自己新婚的妻子:

“今天怎麼喝這麼多酒啊,也就是我在場,要是以後你見客戶也這麼喝酒,不讓你見客戶了”。

“怎麼,心疼了?”蘇若晴摟住崔寧的脖子,嗤嗤的笑:

“要不是你在場,我一杯都不喝,再說了,彭總一看就是爽快人,然後和你關係也好,這種客戶,酒就是情誼,我要是真不喝,這個客戶才不好做呢。

你沒看著後面,既給你教官的職位,也發了聘書,甚至還講了他以前的一些故事,這就是信任,然後這個客戶,以後服務企業也就方便多了。

還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又喝不醉,你的血液果然是有效果的,綠島的啤酒真好啊,雖然不醉,但是還是有些暈乎乎的,這種感覺真好”。

“不醉也不能多喝啊,我從小其實很少喝酒的”崔寧說道“趕緊喝點溫水,休息下,下午我們去嶗山看看,要是有時間,再去趟蓬萊,反正公司最近幾天沒有什麼大事,就當是我們倆的蜜月旅行了”。

“嶗山,蓬萊仙境,我喜歡,小時候就聽過很多傳說的”蘇若晴眼睛裡充滿了嚮往:

“不過我不要休息,我要和自己的老公體驗體驗做神仙的感覺,現在就要體驗”。

“好的,別撕我衣服,我自己脫……”

兩個小時後。

“對了,我最近剛買了一件內衣,一會穿給你看。另外,記得每天要一起坐兩個小時的功課,反正機器人老公是不會累的”。

“老婆大人,只要你不累,我保證每天完成任務”。

嶗山,是龍國著名的一座名山,因為有蒲松齡的短篇小說《嶗山道士》而更加知名。

距離市區只有幾十公里,所以來到綠島旅遊的人,都喜歡到嶗山看看,而嶗山的風水氣場,是極好的,在當地,有著很多關於嶗山的傳說。

據說,秦始皇去蓬萊尋訪神仙,就路過嶗山,因此還令當地的勞工在當時很陡峭的山上修建上山的路,因此這座山也就被稱為“勞山”,這也是這座山名字的由來典故之一。

而傳說,嶗山這裡,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曾在這裡休息過,孫悟空偷吃蟠桃後掉了一個桃子,落在了這裡。

傳說從前白龍灣中有條白鱔魚,經常到上面石洞中苦修。有一天,張果老騎著毛驢來到這裡,見其功力不凡,知其可成正果,便做了一番點化。白鱔果然變成了一條白龍飛天而去。後來人們把白鱔修煉的山洞稱“白龍洞”,張果老經過的橋稱“仙人橋”。

有意思的是,張果老倒騎著的那頭毛驢見這裡風光優美, 萌生了思凡之意,一不留神,蹄子踏進了橋邊石頭裡,被張果老抽了一鞭子,急忙跳出來跑了。“蹄印”到現在還清晰可見。

還有一塊巨石,巨石上的裂縫,把巨石一分為二。從上往下看,上面的一塊宛如一條龍睡在石上,因此得名“眠龍石”。

傳說這條“睡龍”偷喝了王母娘娘的三罈美酒,因醉酒而眠。王母娘娘知道後,火冒三丈,把他貶到人間,龍涎泉是他酒醉未醒時從口中淌出來的口水。

當年八仙過海經過此地時,被這裡的景觀所吸引,便登上華樓峰,在此休憩遊覽。所以不少文人雅士也稱此地為“聚仙台”。又傳說何仙姑曾在“樓”上梳洗打扮過,當地人更喜歡稱之為“梳洗樓”。

當年薛仁貴徵東,率領大軍經過嶗山,因為貪看美景,走迷了路,非常著急,只好騎著馬爬上山頭,向遠處瞭望,才找到了出山的道路。三軍將士高興得齊聲大喊 :“唯薛將•軍馬首是瞻!”那喊聲山鳴谷應,那匹戰馬也因得意忘形,竟變成了石馬。因此,這處景觀被稱為“馬首是瞻”。

而《嶗山道士》這篇故事寫的是一個名叫王七的遊手好閒年輕人,“少慕道,聞嶗山多仙人,負芨往遊”,在宮中見到一位白髮垂頸的道長,苦苦哀求,被收為徒。

一月後,因難受其苦,產生回家的念頭。

一天日暮時分,王七師傅的兩位朋友來訪,師傅便剪紙成月,室內光亮,嫦娥由月中跳下,為飲酒人歌舞,後三人又移入月中暢飲。

這一表演使王七大開眼界,打消了回家念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