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於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五日,出家於靈光寺,拜瑞祥師父座下披剃。
廿五歲,在潮城開元寺福來方丈處受具足戒,回靈光寺長住歷時二十年。
1941年,轉靜室庵住持十年。
1951年復轉靈光寺直住至1966年農曆九月十六日。
時值運動時期,解散僧眾,老法師不返俗家,居住在南福沙背村的信徒家中,歷經艱苦生活一十四年。堅持誦經唸佛清修,不為世俗所動。
至1980年8月,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梅城宗教局邀請他回靈光寺居住。恢復僧眾生活,暮鼓晨鐘,唸佛不輟,自在安養。
這次宗慧法師也是受信徒和民眾所願,共同祈雨,並祈求天下太平。
姜老和小崔寧到達靈光寺的時候,正是下午兩點左右,一天中最熱、也是南方太陽最毒的時候。
在火辣辣的太陽下,眾僧和一眾信徒跪拜在寺廟前的草坪和空地上,幾十米高的生死樹一枯一榮,很是奇異。
跪拜在人群中的宗慧法師看到姜老到來,也很是開心,大呼“及時雨將至”,將姜老和崔寧迎至方丈室。
“姜老,好久不見,盛顏如昔,大駕光臨本寺,這是知曉民眾祈雨,送雨來乎?”宗慧法師很是和藹,看上去比姜老的年齡還要大很多,但是稱呼上卻是晚輩相稱。
“宗慧法師,修道有成,難得難得”姜老把小崔寧介紹給宗慧法師“這是我的小友,崔寧施主,過來送雨”
宗慧法師這才認真的看看崔寧,一邊看一邊點頭,然後又搖頭,說道:
“施主慧根不凡,請恕宗慧眼拙,看不透施主的命相”
“呵呵,吉祥自有天相,不必多言,一念之間,天地之間自有感應”姜老說著話對崔寧道“你覺得寺廟門外求雨的人熱不熱?”
“很熱吧?!”崔寧說道“不過那兩棵樹真是很神奇,我從書上看過,這是第一次見”
“恩,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實際上無非是枯榮二字”宗慧法師道“既是崔寧小友來送及時雨,但憑姜老安排”
“鼓樓安在乎?”姜老問道。
“鼓樓在,大鼓運動中被毀,現已重新蒙了鼓皮,鼓架還是明朝所造,也算是靈物了”宗慧法師言道。
“那好,法師,你是想要一日大雨還是三日大雨?”姜老笑問。
“一日足矣,過猶不及”宗慧法師也笑“雨乃天地之間的造化,非受凡人所控,除非有大機緣和大能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