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嗎?”張揚已經做好了會議收尾的準備,再象徵性的讓於董講幾句,近幾個月或者說今年下半年最大的活動就可以交差了,然後就是聖誕和元旦,那時候是銷售的絕對旺季,只要加大促銷力度和活動規模,一切都不是問題。
於金龍也在一兩百人的參會人員中尋找熟悉的臉孔,說實話,有很多中層他看著熟悉但是叫不上名字,尤其是年輕的副部長,企業太大了,發展也太快了,自己的外部事物和應酬也太多了。
都說要回歸初心、斷舍離,自己也真的應該反省一下這幾年的生活,雖然說參加各種峰會、演講也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但是相對於真正的企業管理和經營,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難道成了一個所謂的成功人士和企業家,自己想要的生活都不由自己了嗎?
薑還是老的辣,於金龍絕對不會讓這場會議這樣結束的“怎麼今天品牌部沒人發言呢?黃部長怎麼沒來參加會議?”
張揚召開這次會議肯定還是有所準備的“品牌部黃正信部長在南方出差,在那邊做市場調研,過幾天才能回來”
“那品牌部還有誰在?副部長出來說說吧,你們品牌部前段時間不是對海藍產品升級到品牌升級做了大量研究嗎?一定說說不同的看法,尤其對高階產品的不同看法,包括這次活動的一些其他想法,都說出來”
早上在市場和老人偶遇的年輕人站了起來:
“於董好,各位領導同事好,我叫崔寧,是品牌部的副部長。
關於秋季的新產品上市和秋冬季大會戰,這個方案是由市場部主導的,我們品牌部就前期參加過一次會議,所以具體的方案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既然於董點名,我就代表個人吧說說我們的一些不同看法。
不代表黃部長和品牌部,僅作為一種參考吧”
突然出來的品牌部副部長崔寧,讓張揚有點意外,因外市場部和品牌部的關係有點微妙。
對於很多大公司而言,市場部、品牌部、營銷部,甚至還有些公司有專門的媒體部或者公關部,其叫法、崗位設定不同,各自負責的工作也不相同,包括每個公司的設定和分工也不相同。而海藍集團的很多部門設定最初是根據產品線,每個產品線實際上都有策劃部和市場部,以及活動部門。
後來企業多元化發展,產品線太多,為了維護品牌的統一、以及實行副總負責制,有利於更好的開展工作和人事管理的需要,成立了集團本部。
集團的市場部、品牌部、銷售部等分別負責一方面的工作,而不同的產品部門更多是對接外部服務策劃、廣告公司和向集團本部彙報,同時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
而類似市場部、品牌部、公關部由於每個公司的分工都不盡相同,所以沒有所謂的分工標準、行業標準和唯一標準。
比如說秋季大型活動這樣的專案,既可以市場部負責,也可以品牌部負責,甚至也可以活動部門負責主抓。
由於活動部門的領導是原來張揚的下屬,就主動退讓,所以或者是市場部或者是品牌部門負責,但是品牌部門的領導已經升職為集團副總,剛任職的品牌部負責人黃正信年富力強,40歲左右,雖然職務和張揚是同一級別。
但是無論是進入公司的時間還是對辦公室政治的熟稔程度,包括外部服務公司的合作熟悉程度,都比張揚要差了一些。
所以很多大型活動、產品上市、促銷品的設計等都被市場部所主導,而市場調研、產品定位、危機管理等或者辛苦、或者出力不討好的一些工作都甩給了品牌部門。
包括這次市場調研去南方出差,除了本市另外一家知名企業海星集團,海藍的大部分競爭對手都是南方品牌,而海藍的南方市場和北方市場相比,一直做得不盡人意,所謂的市場調研、包括資料分析,意義不大。
這次黃部長親自上陣,就是試圖在最難的地方做出有意的成績,從而獲得集團的肯定,以及獲得晉升的機會,他不像張揚一樣,已經做好了在市場部退休的準備,他還有著更大的夢想。
但是無論如何,品牌部門和市場部門本身屬於不同派系,很多看法也是不同的。
但是今天董事長專門點名了品牌部,又刻意讓品牌部提出不同意見,真是出乎意料,不過黃部長不在,估計下面的人也說不出什麼太新鮮的東西,張揚暗自安慰自己。
但是作為一個實在是太老的老員工,張揚確實太小看了這些副部級、有想法和很努力的年輕人,崔寧的講話可以說讓張揚大吃了一驚:
“雖然是第一次看到方案,但是明顯看出市場部做了很多工作,很多細節都到了執行階段了,可以說用了很多的心思,包括對企業一貫打法的使用,都做的很完善。
但是個人認為,我們企業的一些傳統方法針對高階產品是不是合適?
雖然方案提出了頭等艙的概念,也有觀影活動,但是從執行和參與度來看,參與活動活著圍觀的人群還真的不是高階消費群體,並且對高階人群的影響力只是透過媒體來實現,線下的影響或者說活動的創新個人感覺不太夠。
包括促銷品,太陽傘我個人沒意見,但是文化衫真的不是高階產品應該使用的,哪裡有高收入群體、經常坐頭等艙的人群在商場門前和民工爭一件文化衫的。
加上我們的活動開始就到了九月末十月初,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穿長袖或者外套了,那個時候再用文化衫作為參與活動的贈品,意義可以說很小,況且幾十萬件文化衫的費用也不是一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