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2012前傳> 第零一四三章 魔水健立貝 奇招出經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零一四三章 魔水健立貝 奇招出經典 (1 / 2)

1984年,崔寧在靈光寺祈雨的第二年。

十一歲的崔寧,以鮮血為引,以真心為輔,以姜老的咒語結合,引動天地能量,使龍國下了一場罕見的全國性大雨,尤其是嶺南、龍都、綠島、杭城等城市,更是下了超級大雨。

在大雨中,於金龍、柳傳士、南存惠、王深、李北緯等人,忽然之間就多了一些靈感與智慧,思考起了自己的命運和未來,然後陸續於1984年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才有了後來的海藍、理想、萬凱、正天等企業。

生於1939年的李北緯是個“遺腹子”。那年,李北緯出生在嶺南省四水縣一個叫白坭的小鎮上,當他還在母親肚裡的時候,父親就在一次戰亂中死去。

因母親無力撫養,便把他放在了嶺州東山區孤兒院,在這裡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李北緯稍大後,便開始自謀生路。他給人擦過皮鞋,做過印刷工人,在戲院給有錢人打過扇,沒進過一天學堂。

70年代,因喜歡玩球,李北緯被縣體委看中,提拔到縣體委當了副主任,李北緯當了13年的體委副主任,周圍人回憶稱他比誰都努力。

那時候的李北緯開始展露其“親下不親上”的特性:他在球場外給球員們提鞋,為了運動員能吃飽飯絞盡腦汁;但是他和體制內同仁以及上級領導的關係始終算不得好,也許和他的童年經歷有關。

1973年,受到“排擠”的李北緯被調到瀕臨倒閉的四水酒廠當副廠長,那是一間只有幾口米酒缸的作坊。

34歲的李北緯,每天親自揹著米酒,到佛城和嶺州挨家挨戶推銷,當時這個小酒廠最高產值也只有130萬元人民幣。

換了新的環境,李北緯的聰明才智得以全面爆發。一次去嶺州出差,他在街邊買了一聽可樂,這是他第一次喝這個飲料。

喝完一罐後,李北緯產生了做飲料的念頭,沒多久,一個機遇就跑到了他面前。

彼時,龍國國家體委為了改變體育科學研究落後的狀況,向各研究所下達了一批研究專案,其中就包括運動型飲料。

隨後,嶺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發了一款新式飲料,據稱既可以讓運動員迅速恢復體力,普通人也能喝。

成果出來後,幾位教授和研究員苦於找不到願意合作生產的廠家,時任嶺南省乒乓球隊主教練的曲盛聯得知後介紹道:“我表哥在四水搞酒廠,你們要不要去試試?”

那時候的四水酒廠還很破舊,教授們去了坐的都是條凳。李北緯很珍惜這次機會,科研人員來了一律大魚大肉招待,並且當場拍胸答應提供資金和裝置支援。

在四水的廠房裡,專案組前後花了3個多月時間,經過130次試驗,最終做出了一款橙色的、含鹼電解質的飲料,這就是日後的“東方魔水”健立貝。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新龍國首次參加奧運會。透過李北緯的一系列的關係以及營銷手段,健立貝成為洛杉磯奧運會龍國代表團官方指定飲品。

1984年8月,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它是當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奧運會,也是第一次由民間舉辦並有了贏利的奧運會。

龍國奧運代表團在此次運動會上憑藉許海峰的射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並最終奪得15枚金牌,金牌數僅次於魅國、羅馬尼亞、聯邦德國,位居第四。

奧運會上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全民的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作為龍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健立貝也獲得了不可想象的關注。

在1984年8月7日的女排決賽場上,已經成為民族英雄的龍國女排姑娘們以勇不可當之勢,直落三局,擊敗東道主魅國隊,實現了“三連冠”的鴻鵠偉業,這在當年曾是一件舉國沸騰的盛事。

在11日的《東京新聞》上,記者有賀發表了一篇花邊新聞稿《靠“魔水”快速進擊?》,他好奇地發現龍國女排運動員比賽間歇在喝一種從沒有看到過的飲料——事實上,健立貝在當時除了供給龍國奧運代表團以外,在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銷量——於是便猜測“龍國運動員取得了15塊奧運金牌,可能是喝了某種具有神奇功效的新型運動飲品——健立貝的緣故”。

很顯然,這是一篇信手寫來的、沒有經過任何採訪與核實的新聞稿。龍國運動員成績的大幅度提升在國際上曾引起過很多猜測,這無非是其中還算友好的一種。

沒有想到,一位隨團採訪的《羊城晚報》記者看到了這篇新聞,他將之妙手改寫成了《“龍國魔水”風靡洛杉磯》。

當這條“出口轉內銷式”的新聞在晚報上刊出後,居然被迅速廣泛轉載。

“龍國魔水”與“東方魔女”(對龍國女排的暱稱)的交相輝映,在早已沸騰的奧運熱上再添了一份充滿神秘氣息的驕傲,它實在非常吻合一個剛剛回到國際舞臺的東方民族的心理滿足。從此,健立貝一夜而為天下知。

“魔水”很符合當時國人需要的東方神秘氣息,“龍國魔水”則大大增添了健立貝的民族情結,而時尚的易拉罐包裝,在當時的國內品牌中,可以說獨樹一幟,非常的有賣相。李北緯就這樣交上了好運。

1984年,藉著奧運會的東風和全世界的關注,健立貝的年銷售額為345萬元,第二年就飛躥到1650萬元,並且進入了龍國國家大會堂和國宴選單,被消費者譽為“國家的驕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