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只是眼熱,知道於志龍說的有些道理,自己雖然不是很理解,也知道現在就置地確是時機不太合適,大手在黃二背上大力拍了一下道:“我就說嘛,於小哥身為千戶,怎麼也要照顧咱們這些老弟兄!你小子就是心急!趕緊著,去看看手下的操練去。”
黃二牛眼衝著侯英一瞪,不服氣道:“咋著,就我一人如此,你不也是?”他話沒有說完,就被侯英硬是挽著膀子離開了,“小哥,莫怪!都是這廝—”黃二還想分辯,侯英的大手直接捂住了他的嘴。
看著兩人離去,於志龍微微搖頭,想了想,不禁又笑了笑。回頭是要與大夥交心談一談了
不去再想這件事,於志龍喚來親兵頭目,此人也是斥候隊裡的老人了,名叫孫興,年方二十,不僅機靈,而且識得幾個字,與於志龍性格相投。於志龍本想讓其擔任一個百戶,但是趙石建議斥候隊裡的老弟兄多數已經擔任了百戶和總旗,於志龍身邊熟悉的人已經不多了,安排一個熟悉上下各層關係的親近之人擔任親兵隊長,有利於貫徹於志龍對部曲的掌控和指揮,而孫興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
於志龍問詢孫興個人意見,孫興無所謂,跟在主將身邊,今後有的是機會外放獨掌一軍。於是孫興被於志龍任命為親兵隊長,職百戶,親衛現在只有二十餘人,其中幾個還是從驅口裡挑選的精壯,有幾分武技之人。
於志龍令其帶來一個俘虜的衙差,名叫明士傑,明士傑本人並未與汙同流,經穆春介紹,其人可用,於志龍與其一番交談後,明士傑對於志龍的志向大為驚異和歎服,最終下定決心投靠於志龍。
從先前的瞭解中,知道明士傑是走了一個城內漢軍百戶明雄的關係才得以吃上公門飯的,兩人都是本地人氏,在族裡算是遠親。論關係明士傑應該稱明雄為族叔。明氏一族在城裡是小族,人少式微,常受大族壓制和欺凌,好在明雄武勇,善帶兵,多次在益都各部軍馬歲演中表現優異,只是本人不善鑽營,多年來只是個漢軍百戶。但是有了明雄的看顧,明氏一族在城裡的日子好過了些。
於志龍在明士傑這裡細細地詢問臨朐縣城的情況,包括現有的幾個漢軍百戶的姓名和性情,漢軍的日常訓練,數量,衙差的數目,城牆的高度,築城材料,縣丞和縣達魯花赤等人的秉性和才幹,地方商賈和破落勢力等。
於志龍又分別詢問了幾個臨朐縣城裡的驅口,幾人口述一對照,一幅縣城的全域性圖就基本浮現。
有了細緻的瞭解,於志龍立即傳訊,召趙石,各個百戶來此議事。部隊的編組訓練由各個總旗暫時代掌。
議事的主題就一個,如何儘快拿下臨朐縣城。
距離臨朐縣城最近的大城只有北邊的益都治所,兩者相距約五十里,一路多是平地,行軍大約一天即到,若是算上益都駐軍集合準備的時間估計還需要兩個時辰。但是益都治所的駐軍大部已經調往南方,剩餘的多在尾追劉正風所部,城裡可用的兵馬應該是不足,所以在兩至三天內,臨朐縣城不會有周邊大量的官軍來增援。泰安、沂州等地都距離遙遠,即便有兵來援也是數日以後的事了。
相比遠水一般的官軍,臨朐城附近的義軍倒是一個小的威脅。由於大戶們紛紛募兵自保,或結寨據守,總數可是不少。倘若各寨的義兵被集中到城裡,反倒是不易解決。所以於志龍希望儘快拿下臨朐縣城。
於志龍首先介紹了自己瞭解的情況,趙石提出由明士傑混進城,私下聯絡策反明雄,原先的採石場驅口中還有幾個城中的破落戶子弟,而且劉家莊和胡家莊的歸降義兵中有的在城裡就有親朋族人等,派他們分批混進城,各自聯絡相熟的親朋近鄰,到時裡應外合一起起事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於志龍等聽了全部贊同。
眾人商議一番,又敲定了細節,於志龍最終確定方案,各人就要分頭散去準備。此時已經天色近午,正是奪佔劉家莊的第二天。各個入城的細作等將紛紛依計出發。
眾人商議已定,準備散會分頭準備時,突然一騎快馬而至,斥候滾鞍下馬,急步至於志龍前,報緊急探得的軍情。見其急色,於志龍心中一驚,難道官軍知道了這裡的訊息,這麼快就有了動作!
那斥候近前稟報,傳來的訊息並不是臨朐縣城的動向,而是斥候突然在西南處發現的附近山路上出現了大批義軍,義軍的旗號竟然是孟慶老賊的帥旗!看其行軍方向,明顯是要在山中攔截劉正風的出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