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相關部門湧動的事情輻射的不僅僅是娛樂圈。
甚至圈子外的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畢竟...這是一場全國範圍的地震了。
其影響不可謂不大。
這一波影響之中,《市民的名義》又被拉了出來,扯了一大波熱度...
都說經典是值得重複討論的。
這一部《市民的名義》就是這樣,一波又一波的人重複討論。
不過此時此刻,作為漩渦中心的李雲,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和波瀾。
此時此刻,李雲正在跟自己的親媽打著電話。
“喂,媽...”
“喲,小子你還有空打電話給我了啊,我還以為你有了媳婦都忘了娘了,怎麼,是不是我的孫子有著落了?”
李雲能聽出調侃,臉有些紅,輕咳一聲說道:“早著呢早著呢...話說媽,最近你們公司有專案不。”
“我們公司的人都被你給撈走做動畫了,我這兒能做什麼?我這當媽的也只能靠給兒子做外包維持生活了...怎麼,這是又有外包的活兒了?”
不愧是親媽。
“誒,也不能說是外包,我這裡有一個想法,我想聽聽您那邊的意見...”
“哦?”
李雲將《那年那兔那些事》的想法娓娓道來。
原本葉慧臉上還帶著圖一樂的笑容,但越聽表情是越嚴肅了起來。
劇情並不複雜,或者說,劇情都是葉慧一些知道的事情。
他完全就是將近現代發生的事情動物化了,用詼諧的故事形式去講述嚴肅的劇情。
“兒子,你的想法...”
“我覺得吧,愛國教育這種事情不應該是冰冷冷的照本宣科或者用腦殘的抗倭神劇,我覺得用動畫漫畫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更能讓人接受...”
“我當然知道。”葉慧嘆了嘆氣道:“只是沒想到,你作為民間資本居然能想出用愛國教育和漫畫作品結合在一起。”
是的,愛國教育和動畫結合在一起就是一件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
動畫漫畫在許多人眼裡就是娛樂至死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