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狼群裡的哈士奇,該來的終究要來,怎麼都是躲不掉的。被關注的李雲是眼神有些飄忽,表面波動很大,內心更是慌的一批。
“李先生,我很想跟您交流一下,究竟是什麼樣的境遇經歷讓您創作出《卡農》這首曲子的。”
此時,這位老音樂家對李雲表現出了十足的熱誠,雙手握著李雲的手,表情熱切而曖昧...
大家都覺得沒有半點大師架子,唯有李雲覺得這位大師過於熱情了,不動聲色的抽出了他抓著的手。
理查德關心的不僅僅是《卡農》這首曲子,更關心眼前的年輕人,李雲。
是眼前這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華夏青年創作出了《卡農》。
說起來理查德覺得有點冒犯,但他覺得,《卡農》這樣的曲子應該誕生在義大利,英法國這樣藝術氛圍濃厚的國家,而不是華夏...
特別是《卡農》這首曲子中特有的神性感,讓理查德覺得創作者一定是一個虔誠的上帝信徒。
顯然一個地道的華夏人不具備這些特質。
但事實卻是告訴他,《卡農》這首曲子的確是在這個國家誕生的,也的確是出自眼前這個年輕的手中,這是不容改變的事實。
“我覺得...靈感就好像一瞬間的火花一樣,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誕生,《卡農》就是這樣,他是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誕生的...”
李雲用自己的工地英語面前將意思表達出來了。
討論創作經歷?剽竊前世作品算不算啊。
自己有個錘子的創作經歷...
“哦...一瞬間的火花啊。”
理查德覺得這個答案雖然中規中矩,但卻再正常不過了。
不知多少藝術作品,就是依靠著這一瞬間的思想火花誕生的呢。
“那我能冒昧問一下,是什麼樣的場景,激起了您腦子裡的那一瞬的火花呢?”
這老傢伙怎麼不依不饒啊...
一點含蓄都不講的嗎!
李雲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思考過東西方在面對問題時的差別,東方人講究的含蓄,迂迴,西方佬就是喜歡直來直往。
我就瞎扯一波,您別打破砂鍋問到底啊...
對此李雲都驚呆了,肚子里根本沒有應對這樣回答的通稿。
也只能硬著頭皮搜腸刮肚,最後勉強咧著嘴笑道:“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在保定市的時候...”
“保定市?幹什麼?”
“唱...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