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時候,李雲準備回橫店了。
然而剛一門的時候就被圍住了。
這突然竄出來的身影嚇了李雲一大跳,以為是狗仔隊現身了呢,然而並不是,竄出來的仨人看起來年紀都不小了,滿頭白髮皺紋,一看都快退休了,大概不是狗仔隊吧。
“李...李老師是吧。”
“額...不必這麼稱呼我,叫我小李就可以了。”
“不不不,你稱得上李老師這個稱呼。”為首一個穿著樸素布衣的老者,一臉認真的說道:“請務必告訴我們,那個蜀道之難的下半篇是怎麼樣的...”
李雲驚呆了。
這仨老人堵在自家門口就是來問蜀道難下一段的?
是的,沒錯。
他們三個人都是華夏詩詞大會的忠實觀眾,一個是高中語文老師、一個是古董收藏家、一個是開飯館的...
對於華夏文化中的詩詞歌賦,他們有著近乎狂熱的著迷。
本來他們一開始看詩詞大會時,李雲出場和評委同臺時還是有輕視和不滿的。
可等最後李雲吟詩作對的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他寫的,比很多古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歌賦,更好...
他們沉浸在李雲的詩詞世界之中,感受著詩詞韻味的美,然而到最後的時候,這美卻戛然而止。
蜀道難,只有一半。
於是乎,他們抓耳撓腮了,他們著急了,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多方渠道打聽到李雲是京城本地人,今晚應該會住在家裡,然後就來蹲守了。
他們迫切的想知道蜀道難的下半句,迫切的想知道其他殘詩的下半句。
然而面對三個求知若渴的老人,李雲也很想說...蜀道難,你問我,我問誰啊?
我也不知道啊!
可這樣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口。
李雲看著三個老人身上被蚊蟲叮咬的包後,就知道他們蹲守了很久。
明明都那麼老了...
是什麼在驅使他們?是對詩詞的熱愛嗎,是對華夏傳統文化的熱愛嗎...
看著他們的可憐巴巴的眼神,李雲不忍心了。
不忍心說,下半段其實自己都不知道。
李雲想著。
也許,以有有什麼契機回憶起來了呢,至少,現在要給他們一點希望吧。
“這個,《蜀道難》的下半段我還在創作之中,你們可以關注我的微博,如果我創作完的話,會發在微博上的。”
李雲嘴上說著,內心卻是默默的想道,給他們一點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