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攝影展是全華夏攝影愛好者翹首以盼的展會。
攝影,也是藝術的一環。
或者為名,或者為利,或者為純粹的藝術,所有人都將自己一年下來拍攝的好照片投入其中,希望得到名利,希望得到認可,或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張照片背後代表的意義。
此時此刻,在華夏攝影展,一個參賽作品被展示了出來。
瞬間就吸引了別人的注意力。
“這張照片...”
成中裕大師,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伯注意到了攝影牆上的這張照片,停下了腳步。
一個抱著吉他,在人群熙攘的車站,捧著蛋糕的男人,為一個髒兮兮的孩童慶生的畫面。
“天啊,這是誰拍的?”
“謝遠?咱們國傢什麼時候又出了一個攝影大師。”
“他以前有沒什麼作品...這好像是他刊登投稿的第一張作品,這是他的處女作。”
“這種感覺...是聖潔嗎?我的天啊...”
華夏攝影展不僅僅有華夏人,還有義大利人,法國人,俄國人。
作為地大物博的國家,華夏經常會出現一些讓國外藝術家都驚奇的作品,比如說眼前這張照片。
不僅僅國內的大師注意到了,國外的大師也注意到了,紛紛聚集在了照片面前,對其大加讚賞。
“這張照片相當的完美,充分體現了照片中人的神性和人性,陽光照射在他的身上,彷彿像聖子降臨一樣,和他周圍有些糟亂的環境和熙攘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圍坐在周圍的人們,也被他這人性和神性感染,匍匐在他的周圍,如同信徒一般...陽光,髒亂,破舊,富麗,強烈的對比,強烈的體現。”一個金髮男人對這張照片讚不絕口,甚至狂熱的說道:“對,這是神性和人性最好的體現,這個攝影師真是天才...他一定經過了千錘百煉,才能將這一瞬間給捕捉下來。”
金髮男子來自義大利,是《現代》時尚雜誌的主編...
“天啊,我要這張照片登上我的雜誌封面。”
金髮男子和一些外國友人們看到了這張照片的藝術性和神性。
而華夏人則是看到了這張照片裡蘊含的人性。
因為上面就表示出了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