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建造天賦的吳用,並沒有被李逵任命為軍師。他堂堂殿試及第的高人,怎麼可能用一個縣學的學生做軍師?
他可丟不起這個人。再說吳用,吳用的水平在梁山或許真的很不錯了,但是在李逵眼裡,論水平,朝堂上的奸臣基本上都比吳用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吳用的眼界不足。吳用在晁蓋等人眼裡,或許是難得的人才。出主意,謀出路都是一把好手。
可是對李逵來說,吳用的眼界太低了,這不是說他笨,而是吳用從來沒有站到過更大的舞臺上,看不透天下,自然沒有氣吞山河的胸襟。吳用的人生軌跡就是村子,然後山寨,人生最遠的一次出門是去了趟京城。走馬觀花似的,也就是過路的看客而已。更不要說人生閱歷的積澱,更是無從說起。
相比之下,公孫勝要比吳用強很多。
李逵自然更加看好公孫勝,但即便這樣,李逵也沒有倚重他們。
他可是連世界地圖都能差不離畫出來的神人,眼界,胸襟,還有謀略,怎麼可能是梁山這幫人能比的?
至於官場?
算了,李逵官場上合作最好的搭檔是蔡京,除非李逵當皇帝,蔡京是不可能捨棄龍華富貴,投靠李逵。
路要一步步走,李逵想要將基業放在京東東路,確實只有造反一條路,因為最後他繞不過去徵兵這條路。一旦徵兵,性質就徹底變了,大宋朝堂就是再難,也得硬著頭皮剿滅。
但如果單獨扣押邢恕,甚至把這老小子給殺了,應該問題不會太大。
“大人,邢……恕如何處置?”
“給朝廷上奏,將人留下,這不過是個由頭。至於安排,讓他去沙門島,跟著死囚一起去修燈塔去!”
大宋的島嶼很多,沿海的島嶼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淺灘,暗礁更是不計其數。京東東路是個半島,加上遼海還是個內海,淺礁尤其多,給行船造成了無數的麻煩。
可是大宋卻沒有建造燈塔的習慣。
但李逵明白一個道理,沒有燈塔的航海時代,是絕對沒有前途的。於是,遼海之內,也就是後世的渤海之內的不少島嶼,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燈塔大基建。一座燈塔至少能夠給一個港口,一片暗礁,指名方向,或是目的地,或是危險。能讓半夜最危險的行船,給予一定的安全保證。
海島上建造燈塔,又累又危險,這種工作普通大宋百姓是絕對不願意幹。也就是李逵,看上了京東東路各地的牢房,加上沙門島上的殺胚,總算湊齊了一波人。
“半年,大人,再給我半年時間,我保證將預計的二十座燈塔全部建造完成。”
“半年時間太長了,如今船隊的訓練已經越來越熟練,海圖也在有條不紊地測繪。其他方面也需要跟上,尤其是燈塔,這是我們船隊夜航的保證。”
李逵微微傷腦筋,他最多也就是從牢房裡收攏一些犯人,還得是年輕力壯的,本來數量不夠。至於招募,海島上建造燈塔的危險和勞累程度,比下礦井挖礦都要厲害,很容易敗人品。
想了一圈,也沒辦法解決,倒是吳用心急的表示:“大帥提供的工具已經讓工程進度快了許多,尤其是那種鐵輪,更是將幾個人都抬不起來的大石頭,輕易能夠安裝上去,工程進度大大提高。如今速度慢主要還是工程太多了,不如集中一部分燈塔建造,其他的等等?”
“集中一部分?”李逵沉吟一陣,只能點頭應允:“從海圖上標出來島嶼的位置,暗礁的數量。”
吳用心驚膽戰的就這海圖思索倒帶是哪些島嶼,本來這個時代的人對空間的概念不強,吳用哪怕是讀書人,也是如此。
額頭汗涔涔的發亮,吳用這才擱下手中的筆,對李逵緊張道:“大人,您看這些如何?”
李逵定睛敲了敲,都是靠近沙門島,長島一帶的島嶼,還有就是登州附近的暗礁,工程量立刻減半,可是靠近遼國和高麗的燈塔全部擱置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