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之餘,李逵不解道:“郝公公,郝兄,你這是圖啥?在自己族裡找個侄子過繼到府中,豈不是更省事?”
但凡有辦法,郝隨也不會選重金求子這條邪路。可問題是,他族裡可沒什麼好人,幾個侄子都是好吃懶做,整日招惹是非的混賬玩意,連道德標準很低的郝隨都看不上,可見是什麼貨色了。郝隨陰沉道:“族裡都是白眼狼。哥哥全指望你了,要是人傑願意,今晚住哥哥家裡去。”
李逵有點心動,郝隨的妻妾,據說當年是將教坊的花魁一網打盡,出拉彈唱,模樣都是出類拔萃。
朋友妻不能戲。
忍者口乾舌燥的躁動,李逵還是覺得不能對不起朋友。
有些話說透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郝隨口中說著侄子都是白眼狼,可李逵猜測,恐怕真不是這麼一回事。
郝隨年紀說小也不小了,在大宋算來,已經是半個老頭子。他這年紀,含飴弄孫也說得過去。但是郝隨府邸的妻妾還都年輕。
他哪裡敢把那幾個不要臉的侄子接到府邸來,萬一……如果說萬一……,乾柴烈火的,豈不是要鬧出家族醜聞。所以,郝隨根本就不敢選族人,只能選擇一條對他來說更為屈辱的道路。
面對郝隨眼巴巴的可憐相,一個殘缺的男人,不對,是一個丈夫的艱難求綠心路,李逵出於同情心,也不忍拒絕,可問題是他同科的進士,恐怕也不會答應這等荒唐事。李逵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好奇心作祟的李逵很嘴賤的問了一句:“郝兄,你不難過?”
“難受。”說完,郝隨加了一句:“心如刀絞!”
郝隨悲情地笑了笑,卻露出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語氣很平緩,大有認命般的頹敗。仰起頭,努力不讓屈辱的淚水從臉頰上留下來,誰都知道,宦官雖然不能人道,但對感情,卻非常忠誠,大宋一百多年的國祚,就宦官娶妻之後從來沒有鬧出過休妻這等薄情的事,可見宦官對家庭的包容了。多少苦命的鴛鴦,在宮中的紅牆綠瓦之中殉情的也大有人在。
郝隨傷感卻又斬釘截鐵的語氣開口道:“比起子嗣來,任何屈辱和難受都是值得的!”
對此,李逵很佩服郝隨的勇氣。
但是身為朋友,李逵不得不給郝隨提個醒,他的想法有點不切實際:“郝兄,你如今太激動,有些事考慮不周,等回去好好想一想再說。但有些話,作為朋友,我必須要提前告訴你,免得你將來怨恨我,眼睜睜的看著你往溝裡蹦,卻沒有拉住你。”
“人傑,你真是好兄弟!”郝隨動情道。
對於宦官來說,真心換真心這種鬼話他們從去勢那天起就不相信了。當然,也有相信的,只不過哪些倒黴蛋,根本就活不到出頭之日,就泯滅眾人矣。
李逵斟酌之後,低聲告誡郝隨:“郝兄,你的想法雖好,進士出身的官宦,多半才思敏捷,只要年紀不大,都長相俊朗。可是……”
他剛說到這裡,郝隨不經意偷偷瞄了一眼李逵,眼神中露出迷茫的神色。
這種神色李逵太瞭解了,他心說:爺們盡心盡力的幫你,你卻還嫌棄爺?豈有此理!
要不是看在郝隨今後對他來說非常有用,李逵說不定扭頭就走了,就算是郝隨跪下來求他,郝隨的這個忙,他也不想幫。
強忍著心頭的不悅,李逵這才繼續說道:“可是你想過沒有,你將你的妻妾送給新科進士們當妾,算你說的為期一年,你原本想的肯定是讓妻妾有孕在身之後,然後接回府邸對不對?”
郝隨快速點頭,李逵說的完全是他想的,就連郝隨也不得不敬佩李逵,果然是進士,腦子就是好。郝隨的這個重金求子計劃,其實是在鄜延路啟程之前就開始琢磨了。他清楚自己回到京城之後,肯定會升官,皇帝也不可能在他立功的情況下,將他從陝西調回京城。
這是一宿一宿沒睡,郝隨才想出來的萬全之策。
李逵就在一轉眼的功夫,就將他心中所想猜了個七七八八,怪不得人家能進士及第,他只能去勢進宮。果然任何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富貴命,就像是李逵。要說郝隨對李逵的來歷,還真的是非常清楚。皇帝親近的每一個人,皇城司都會派人去查。李逵的過往就曾經在郝隨的書案前放過。正因為清楚李逵的過往,郝隨才覺得李逵的不凡。
李逵的起步比他都要慘。出生沒多久,死了親爹。母親拉扯李逵兄弟倆,等到兄長稍微大一些,就送出去學徒。而母親到了李逵稍微長大些,已經無力供養李逵。十來歲的李逵,就開始在山林裡獨自打獵為生養活自己。相比李逵,郝隨怎麼說也是京城人士,只要有點辦法,總能活下去。
可為什麼自己稀裡糊塗的就混進了宮中了?
而李逵卻年紀輕輕的就進士及第了呢?
還不是自己十來歲的時候,聽說宮中招人,只要入宮就能吃香的喝辣的,比做財主都享福。然後興奮地一夜沒睡,第二天天沒亮就跑來求入宮。沒想到,進宮之前的那一刀,差點讓他小命玩完。而且入宮之後,也不是他想的那麼美好。這說明什麼?
自己很傻,很天真,被騙了還上趕著送上門。同樣是十歲,李逵就能養家,並且求學,而自己傻乎乎的以為做官宦就是來享福的,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