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此事處理起來極為棘手,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引發朝中新一輪的動盪。
她沉吟片刻,說道:“此事暫且擱置,容我再好好思量一番。
蘇學會已經解散,梅林書院由太學接手之事,文潞公即刻督促太學儘快落實。
蘇門六子貶謫地方之事,按原計劃執行。”
眾人見高太后如此說,也只好紛紛領命。
文彥博走出殿門,心中有些不悅。
他深知蘇允背景深厚,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此次想要嚴懲他並非易事。
但他覺得蘇允的行為實在是過分,若不加以約束,朝廷的法度將形同虛設。
而呂大防,則有些不甘心。
他原本以為有文彥博的支援,能讓蘇允受到更嚴厲的處罰,但沒想到高太后還是猶豫不決。
他心中盤算著,一定要想辦法讓高太后改變主意。
一來是為了給程學出口氣,二來也是為了維護呂氏世家大族的利益。
呂大防想及至此,趕緊過去扶住文彥博。
文彥博轉頭看了一下呂大防。
呂大防趕緊道:“文潞公,聊一聊?”
文彥博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與呂大防移步至中書,來到呂大防的公廨。
呂大防小心翼翼地開口:“文潞公,這次高太后猶豫不決,只怕蘇允最終還是懲處輕微。
那蘇允若是繼續留在朝中,新黨那些人便不肯息了心思,肯定還會繼續謀求歸來的。”
文彥博雙手背後,眉頭緊皺:“呂侍郎,我自然明白你的擔憂。
蘇允行事張狂,蘇學會之事已觸犯朝廷底線,不嚴懲不足以正朝綱。
只是高太后有她的考量,我們不可硬來。”
呂大防急切道:“文潞公!蘇允背後有許多支援他變革的大臣,這對我們不利。
若不趁著此次機會嚴懲他,等他日後再度得勢,我們這些反對他變革理念的人怕是會被他一一清算。
而且蘇允和民間一些商賈勾結,他的均田之法一旦推行,對我們世家大族的利益衝擊巨大啊。”
文彥博緩緩踱步:“呂相公所言極是,但如今之計,需從長計議。
我們需拿出更有說服力的理由,讓高太后明白嚴懲蘇允的必要性。
再者,我們要團結朝中支援我們的大臣,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屆時太后自然明白朝中忠臣的想法,那蘇允也就難以擺脫懲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