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時候不是我們想要不打就可以不打,他們佔據了有利的地形,他們隨時可以南下。
咱們大宋本來佔據了天下最為膏腴之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想來你們也是懂的。
党項人西北苦寒,契丹佔據北方亦是窮困,他們看著富裕而又孱弱的大宋,他們當真能夠忍得住不來咬一口麼?
還是這句話,不是我們想不打就能不打的。
而對於咱們來說,無論是打還是不打,我們的負擔都會很重。
你們的家庭每年都要繳納大量賦稅,原本這些錢是可以拿來買菜買肉的,可以拿來剪幾尺布給家中妻兒做幾身漂亮衣服的,可以存下來應付災年的。
所以,只要我們不拿回河套、西域、幽雲十六州,我們的子子孫孫都得過朝不保夕的窮日子……”
從這一晚上開始,之後的每個晚上,不再僅僅是拉歌為主,蘇允常常會跟將士們講述類似的話題。
當然,蘇允所講的東西,主要還是以講明白士兵為什麼而戰的問題。
宋朝國內的其他問題蘇允沒有敢講太多,講太多怕這些人士兵要揭竿而起。
所以主要是講遼夏給宋朝帶來的沉重軍事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便是展現在經濟上,最終都會落到每一個百姓的頭上去。
這個邏輯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避而不談一些其他的問題而已。
而在基本上講清楚為什麼而戰之後,蘇允便開始給士兵們灌輸百姓子弟兵的觀念,開始引進三大紀律以及八項注意。
蘇允隨後將五百士兵拉到綏德城中,做的第一件事是打掃街道,並且修理破損的地方。
軍隊出現在城裡,頓時令得綏德城的百姓驚慌失措。
但隨即有些驚異的發現,這些士兵說話很和氣,上了街道之後不僅不拿百姓的東西,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竟然是公平買賣。
有些百姓家的婦女上街被碰到了,也沒有上來調戲的。
而這些士兵要打掃街道,要修理損壞的地板,需要掃把、以及其他的修理工具,便尋了街上的店鋪借用。
這些店鋪主心裡嘆氣,認為這些東西被借了之後肯定是不可能還回來的,但也不敢得罪,沒想到用完之後,這些士兵竟然恭恭敬敬的送了回來。
這支軍隊還真是挺有意思。
以往的軍隊可不敢讓他們隨意進城的,一旦進了城,打砸搶可比一些土匪厲害多了,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隨後蘇允又帶著五百士兵去了窮苦百姓居住的地方,幫窮苦百姓換屋頂上的茅草、修整道路,甚至幫著種地等等。
這段時間後,蘇允帶領的這一營贏得了頗大的名聲,百姓都稱之為百姓軍。
蘇允對於百姓對軍隊評價如何並不太上心,他關注的是這五百士兵的變化。
蘇允發現,在他講述為什麼而戰的過程之中,士兵的眼神漸漸變得清澈起來。而在幫助百姓過程之中,百姓們的稱讚與親近,讓士兵們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起來。
蘇允頗為欣慰,這些士兵並非當真那麼麻木,只不過之前從上到下都爛透了,根本沒有人去引導他們,實際上證明,中國人的基因裡,只要有人將其團結起來,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