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一支強軍不是一日的功勞,而是要長期的堅持下去。
要讓士兵們堅持下去,必須要有所保障。
一是要讓士兵吃飽飯,二是要讓他們知道為何而戰,三是要讓他們既嚴肅又活潑,也就是要心裡沒有太大的壓力。
晚上的唱歌不僅可以讓他們宣洩壓力,還可以藉助歌詞簡白的話語,讓他們明白為何而戰。
而蘇允自己親自參與訓練,與士兵們同食同練,以後還會住在營房裡,而且還要齊英等人一起加入進來,並且不要武官的身份,而是以士兵的身份,是為了讓一個官兵平等的種子生根發芽。
官兵平等在這個時代,乃至於往後千年,都不是一個合時宜的東西,但這個東西能夠讓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實現極大地提升。
蘇允並沒有什麼讓大宋軍隊脫胎換骨的靈丹妙藥,大宋軍隊不缺乏先進的戰術思想,不缺乏先進的戰鬥裝備(除了缺馬),更不缺乏什麼練兵方法。
大宋軍隊缺乏的是一股氣,軍隊之中,從上到下,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何而戰,軍隊裡面充滿的都是壓迫壓榨。
武官階層都在撈錢,而底層則是行屍走肉一般,從上到下,都沒有一個有鬥志的。
蘇允所嘗試的是消除這種壓榨,將屬於士兵的糧餉薪俸給還回去,把武官該給他們尊重還回去,然後再透過一些方式,喚醒他們的鬥志。
讓他們知道為何而戰,然後再訓練他們技術上的東西,再看看他們的戰鬥力能夠上升到什麼地步。
這是蘇允在做的一個試驗。
晚間,到了晚上九點鐘左右,篝火晚會便宣告結束,蘇允以及齊英等人便在士兵們的矚目之下,一起入住營房。
第二天一大早,隨著銅鑼聲響,又是投入訓練的一天,今天的內容與昨日並沒有什麼差別,而士兵們再次發現,伙食標準並沒有有所改變。
而且今天在開練之前,蘇允便安排著將這個月的糧餉給發了下去,而且是全額髮放的。
這番操作,讓士兵們的訓練熱情愈加高漲起來。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所有的都頭包括齊英以及蘇允,都沒有退出這次集訓,吃住練都同士兵在一起。
而伙食也沒有有所縮水,實際上,大宋對軍隊的供養是非常豐厚的,只要能夠將所有的糧餉都用於士兵的身上,是能夠維持這種水平的。
這下子連老兵們都心生敬佩。
尤其是對蘇允這個年輕人,他們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個月來,蘇允沒有一次缺席訓練,而且每一次訓練,蘇允是最為認真的,而且是超量完成訓練,比如說每天的上午與下午各兩次的跑步,每次都跑滿二十五圈,也就是十公里。
而在蘇允的帶動下,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所有計程車兵基本都能夠一口氣跟著蘇允跑下來。
而士兵們之所以能夠跑下來,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原本就習慣用腳走路,只不過是他們原本營養攝入太少,缺乏營養的身體根本就支撐不了他們長跑。
而現在蘇允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營養,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身體漸漸被養了起來,自然而然便跟上了。
身體一強壯起來,士兵們的精氣神便不一樣了,又經一個月的佇列訓練,現在列陣的時候,已經有了精兵的氣質了。
其實不光是士兵們有了變化,就說齊英等武官,身上也有了一股以前沒有過的精氣神。
不過蘇允知道,這種變化看起來大,但實際上不過是形似而已,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