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搖頭道:“敵人來襲,我這個知綏德軍事,總得上去看看,不然也太不像話了,好了,祁將軍,你自去忙你的去我自己上去就行了。”
祁克勇無奈道:“末將也是要上城頭的,您還是跟著末將上去吧,不過您得披一下甲冑才行。”
蘇允從善如流道:“好。”
徐進與王舜臣兩人也趕緊換甲冑,他們本來便是武將,自然有甲冑,但蘇允卻是沒有準備這個,只能臨時從衙門裡取來一套,只是看著簡陋,又不甚合身,與徐進王舜臣兩人華麗的盔甲相形見絀。
王舜臣看了一下,道:“鈐轄,咱們換一換吧。”
王舜臣亦是身材魁梧,他的甲冑給蘇允穿應該也是十分合身的。
蘇允笑道:“不了,就是上牆頭看一看,你這盔甲最好也是換一換,太華麗了,人家夏賊一眼就盯上你了,反而危險。”
聞得此言,徐進王舜臣趕緊換做尋常盔甲。
一行人登上城牆,只見城牆上牆垛都有士兵或躺或坐,看著非常懶散,祁克勇怕蘇允誤會,趕緊道:“沒有作戰的時候,士兵要儘可能的休息,才能夠養精蓄銳對付敵人,倒不是軍紀渙散的意思。”
蘇允笑著點點頭道:“祁將軍,你不用理我,我今天只帶著眼睛跟耳朵,沒有帶嘴巴。”
祁克勇等人相互看了看,盡皆看到彼此眼裡的驚訝。
這位……看起來好像跟其他的文臣不太一樣啊。
綏德城雖然早早示警,但敵人卻是不見蹤影,士兵們看著也不是很緊張,想來是因為前方堡寨發現了敵人的蹤影,然後燒了狼煙示警,這邊看到了,便要積極防禦起來。但敵人會不會到這邊來,會不會攻打,這些都是未知數的事情。
祁克勇與蘇允解釋道:“根據前方示警,來的應該就是一個幾百人的騎隊,這麼點人數,他們不會攻擊堡壘的,最多就是滋擾一番而已,不過我們作為守方,卻是大意不得,誰知道他們有沒有陷阱。”
蘇允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請教了一些問題,便閉口不言了,之後便是到處看看,看看士兵的狀態,看看城牆上的各種佈置等等。
蘇允算是讀了不少兵書,寫三國的時候研究了一番,打了一個基礎,後來只要有時間,都會看兵書,尤其是仁宗朝曾公亮丁度兩人主持編撰的《武經總要》一書都給他給翻爛了。
武經總要分前、後兩集,每集20卷。
前集的20卷詳細反映了宋代軍事制度,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訊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
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詳細的插圖,這些精緻的影象將各種兵器裝備具體形象呈現出來,所以蘇允雖然沒有經歷過軍伍,但對軍伍卻是不陌生。
這會看士兵的衣著、所用的各種守城的工具、城牆上的佈設等等,基本上都是識得的。
不過書本是書本,實際是實際,真正看到的,與書上讀到的,終究還是有些不同的,蘇允倒是有了很多的感悟。
其實從軍事理論以及各種軍備來說,宋朝絕對是當世的巔峰,各種武器裝備、各種軍事理論、練兵法、選兵法等等,都是有極為成熟的理論的。
若是宋朝軍隊能夠按照武經總上面所載的內容進行訓練、裝備的話,那麼宋軍將會成為當世的武力之巔。
這是蘇允讀了武經總要之後的心得體會。
可問題是,宋朝軍隊明明有最先進的軍事理論、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除了戰馬)、最為富裕的軍費,但對西夏卻難以跨越橫山,對遼國亦是難以收回幽燕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