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哭笑不得,趕緊堅定的拒絕了這個不靠譜的提議。
蘇允又不是什麼好色之人,對於納妾之事從來沒有什麼想法,更不會將風塵之中的女子納入房中。
不是他對風塵女子有偏見,而是職業通常會影響一個人的三觀,風塵女子見過太多的黑暗,三觀與常人已經不是一樣的了,若是納了進來,後宅哪裡還能清淨得了。
章若見蘇允這般堅定,自然是十分高興,但還是跟蘇允道:“夫君瞧不上這些魁,那也無妨,但夫君卻是不可拒絕此事。
咱們蘇家現在人丁太稀,你這一脈就剩你一人,自然還是得想辦法開枝散葉的,光靠妾身一人,可生不了幾個。”
蘇允苦笑,不過對章若的想法表示理解,章若畢竟是這個時代的女性,這種當家主母的想法,通常是要考慮這些的。
章若又是那種十分得體、有大局觀的女子,自然不會在這上面被人所詬病。
章若的支援,讓蘇允的決心變得堅定起來,接下來便是如何付諸實踐的問題了。
不過這事情蘇允不能只自己做決定,還得與叔父蘇轍以及岳父章惇商議一番。
蘇允先找了蘇轍,蘇轍對蘇允的決定很是詫異。
蘇轍想了想,道:“你去西北,能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蘇允道:“此次永樂城大敗,西北軍估計正是人心渙散士氣低落的時候,侄兒此番過去是一個好時機,正好可以收攏潰兵,重新以新的練兵方法練出一廂兵馬。
侄兒的練兵法,說不定可以練出一支精兵,下次再打起來,便可以倚之為箭頭,定然不會重蹈覆轍。”
蘇轍聞言有些不悅,道:“夏人引兵三十萬,直壓熙河境上,不於他處作過,專於所爭處殺人,此意可見。此非西人之非,皆朝廷不直之故。
此次大敗,難道還不能警醒你麼,若不是官家好大喜功,這二十萬好兒郎何至於葬身他鄉?
你不知警醒,還想以一介文人之身,去投身卒伍,難道沒有想過要繼續掀起戰爭之心?
豈不知道,兵起之後,兵連禍結,三五年不得休,將奈何?”
蘇允聽了蘇轍的話,頓時有些詫異,前世早就聽說蘇轍是個綏靖派,沒想到竟是有這般想法。
蘇允心下有些不是滋味。
在蘇允看來,他當然不是天生的戰爭狂人,但在家國大義上面,他還是拎得很清楚的。
首先,西夏乃是中華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哪有不將其收回來的道理。
其次,西夏屢屢主動攻擊大宋,反擊亦是道理之中。
最後,此次二十萬大宋好男兒葬身西北,此仇不報,枉為中國人。
以上乃是從大義出發。
從國家策略來說,和平是打出來的,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