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點頭,目光中流露出讚許:“不錯,用事實擊破謠言,遠比辯解有力。不過,這還不夠。標兒,你有沒有想過,這件事還能為你贏得什麼?”
朱標略顯疑惑:“皇叔是指?”
朱瀚輕聲一笑,語氣中多了一分深意:“謠言背後隱藏著的不僅是阻力,也是轉機。你可以趁此機會,讓那些原本對朝廷持觀望態度計程車紳看到你的決心和手腕。化敵為友,從來都是治國的重要一環。”
朱標聞言,心中一震,連連點頭:“皇叔教誨如明燈,受教了!”
一場聲勢浩大的公開展示活動在通州舉行。百姓們擠滿了縣衙前的廣場,紛紛議論著。劉庭松站在高臺上,身旁擺放著一張巨大的佈告,上面詳細列出了清點田畝後的資料對比,以及部分村鎮因重新丈量而減少的賦稅。
“各位鄉親!”劉庭松朗聲說道,“清點田畝不是為了加稅,而是為了查明真相,保護你們的權益。今日,我便將成果向你們公佈,請大家親自評判!”
臺下頓時沸騰起來。一名年長的農夫大聲問道:“劉大人,我家那片田地到底怎麼算?”
劉庭松微微一笑,轉頭示意屬下將記錄冊遞上來:“大爺,你家原本記錄的田地是三十畝,但經過我們重新丈量,實際面積是三十三畝。這多出來的三畝是你之前未登記的田地,本該納稅的部分,現在不用再多交了。”
那農夫聽罷,眼中滿是驚喜:“真的嗎?以前官府總是說我們少報田地,可哪裡多出來的他們從沒說過。這次多虧劉大人,俺心服口服!”
另一邊,一個衣著華麗計程車紳也開口道:“劉大人,那咱們這些士紳的田地是不是也能享受到這樣的公平對待?”
劉庭松轉身望著他,目光堅定:“士紳也是朝廷的子民,清點田畝絕不會因身份不同而區別對待。只要資料屬實,朝廷自然會公正處理。”
士紳聞言,微微點頭:“若果真如此,那劉大人這番舉措,倒是讓我們對朝廷多了一分信心。”
夜晚,劉庭松在縣衙內整理當天的記錄。一名士紳悄悄前來,拱手說道:“劉大人,今日的展示讓我等看到了朝廷的誠意。以後若有需要,還望大人多多指教。”
劉庭鬆起身回禮,語氣中滿是誠懇:“周老爺,朝廷的每一項舉措,都是為了百姓安康。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讓通州成為人人稱道的地方。”
士紳點了點頭,目中多了一分敬佩。
夜深,朱瀚的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在朱瀚冷峻的面龐上。他手中正翻閱一份最新的密信,這是通州傳來的關於清點田畝的詳細彙報。每一行字,他都仔細琢磨,目光深邃。
隨侍張衡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低聲問道:“王爺,通州的劉庭松似乎處理得頗為得當,士紳已逐漸站在太子一邊。接下來我們是否要進一步推動此事?”
朱瀚放下手中的文書,輕輕摩挲著信紙的邊緣,語氣淡然卻透著深意:“庭松這一步棋走得不錯,但還不夠。他解決的只是區域性問題,而我要的是全域性。既然他能在通州開啟局面,我們便要以此為契機,讓太子的威望傳播得更遠。”
張衡頓時露出一絲疑惑:“王爺的意思是……將通州的經驗推廣到更多地方?”
朱瀚微微一笑,抬眸看向他:“不僅僅是推廣,還要讓那些一直持觀望態度的人,親眼看到成效。百姓的信任最難得,我們需要的是以點帶面,用事實證明,太子是他們可以依賴的未來。”
張衡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安排人手,將通州的具體操作方式整理成冊,分發到各地。”
朱瀚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此事不急。現在的問題是,四弟不會善罷甘休,他一定會想盡辦法攪亂局勢。我們必須提前預判他的動向。”
與此同時,燕王府。朱棣端坐在主位,面前放著一卷密報,他面色陰沉,冷冷地掃過下方的幕僚。屋內的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