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向負責聯絡朝臣的謀士:“你即刻派人,秘密接觸那些對朱瀚有微詞的朝臣,許以重利,或威逼利誘,務必讓他們保持中立,甚至倒向我們這邊。”
那謀士領命而去,朱棣又看向另一位負責軍事排程的謀士:“邊疆的兵力部署不可鬆懈,你需時刻關注敵軍動向,同時準備一套應急方案,以防朱瀚突然發難。”
軍事謀士躬身應命:“末將領命,定當加強邊防,確保邊疆安寧。”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目光再次掃過眾人:“記住,我們不僅要應對眼前的危機,更要為長遠打算。朱瀚一日不除,我大業難成。我們需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直到徹底將他擊垮。”
就在這時,門外再次傳來通報聲,一名侍從匆匆而入,神色緊張地稟報:“殿下,宮中傳來訊息,陛下似乎對今日朝堂上的爭執頗為不滿,正考慮召見幾位重臣商議對策。”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但很快恢復平靜:“好,我知道了。你即刻準備,一旦陛下召見,我需即刻入宮。”
“準備車馬,即刻入宮。”朱棣對侍從吩咐道,聲音冷靜而有力。
待侍從退下,朱棣轉向眾謀士,眼中閃過一抹決絕:“諸位,此番入宮,我將直面陛下與朱瀚的質疑。你們需在此嚴密監控朝中動向,尤其是朱瀚的下一步行動。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稟報。”
老謀士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放心,老臣定當全力以赴,確保府邸內外萬無一失。”
年輕謀士則略顯擔憂:“殿下,宮中情況複雜多變,您可需小心應對。”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無妨,我自有應對之策。記住,無論發生何事,保持冷靜,切勿自亂陣腳。”
言罷,朱棣披上厚重的披風,大步流星地走出書房,步入夜色之中。府邸外的馬車早已備好,侍從們恭敬地為他掀開簾幕。
朱棣坐入車內,閉目養神,心中卻在迅速盤算著即將面對的一切。
不久,馬車緩緩駛入皇宮,穿過一道道厚重的宮門,最終停在了御書房前。朱棣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御書房。
御書房內,燈火通明,朱元璋坐在案前,眉頭緊鎖,顯然對朝堂上的紛爭頗為不滿。見到朱棣進來,他微微抬眼,目光中帶著幾分審視。
“棣兒,你來了。”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威嚴。
朱棣躬身行禮,態度恭敬而不失分寸:“兒臣參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朱棣上前,“今日朝堂之上,你與瀚弟的爭執,朕已有所耳聞。你二人皆是朕之肱骨,何故如此針鋒相對?”
朱棣站起身,目光平靜地與朱元璋對視:“陛下,兒臣與皇叔之爭,實乃因朝綱不振,奸佞當道。臣弟以為,唯有清除朝中腐敗,方能穩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聞言,微微點頭,但眼中仍有疑慮:“你二人各有道理,但朕更希望看到你們能攜手共進,而非相互攻訐。”
朱棣微微一笑,語氣誠懇:“陛下所言極是,臣弟願與瀚弟共商國是,只是朝中局勢複雜,需一步步清理門戶。臣弟斗膽請陛下恩准,讓臣弟負責查辦朝中貪腐一案,以正朝綱。”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打量著朱棣:“你既有此決心,朕便予你此權。但切記,務必秉公辦理,不得徇私舞弊。”
朱棣躬身領命:“臣弟定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厚望。”
回到府邸,朱棣立即召集眾謀士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