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從馬上翻身下來,看到前方的幾個百姓,便連忙上前他臉上滿是笑容。
一點都沒有被安排成縣令的壯志難酬。
“王大媽,李大伯,伱們怎麼來了。”
陶安都沒有想到自己做縣令的事情,很快就已經在縣城中傳開,本來只想著回來之後再給百姓們把自己的真實身份說出來。
沒想到,他們居然早就已經知曉,這讓陶安都有點不好意思。
百姓看著陶安的時候,滿臉的笑容對。
他們早就已經聽說,新科狀元被安排成縣令之後,沒有任何的推辭,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沒想到,是他們一口湯一口湯喂大的陶安。
當年也是村子裡的人一直支援。
“還真是你呀,竟真沒想到你如今成了狀元郎,本可以在應天府,想到為老百姓居然又回到了這裡。”
前旁的幾個老人都有些激動,流下了淚水。
陶安也有點不知所措,他看到這些百姓的時候都莫名的有一種親切感。
“努力讀書,參加科舉成為官員就是為了天下襬件著想,縣令也是挺好的,能夠更多地知道百姓的疾苦。”
朱元璋和朱瀚就在不遠處,聽著他的這一番話對眼前的人更是刮目相看。
沒想到,他對事情居然能夠如此的透徹。
這要是換做其他的學子,恐怕都會質疑朝中的安排,但這一次朱標所選擇的人才居然能夠如此看得清楚。
讓朱瀚和朱元璋兩人都心生好感。
“看來這一次太子所選的人確實沒錯,能夠給縣城之中的百姓帶來好的一條生路。”
朱瀚對這些事情一直以來都是非常認真的,他從來都不會去給別人任何的可乘之機。
朱元璋聽著也是連連點頭,他對朱標這一次的選擇也並沒有任何的影響。
之前就已經想過,自己在朝堂之上所有的紛爭以及其他都能夠儘快的安排到妥當。
這些能儘快的讓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越發的平靜,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新的考驗。
陶安來到縣衙之後,便立馬去見了朱瀚和朱元璋。
他從未見過朱元璋,因此印象之中朱瀚便是英王被朱瀚刮目相看。
進房間之後,便緩緩的跪在了朱瀚的面前,朱元璋就在朱瀚的身側看著他非常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