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可沒跟吳振開玩笑,如果吳振真的不來找他,他的確會把對方剛才看到的那份奏章,直接上交給朱元璋。
雖然吳振這些年,在大同府也算是如履薄冰。
不過,他畢竟沒有什麼特別逆天的政績。
再加上這次大同的天災……
如果吳振沒犯錯誤還好,可現在這傢伙竟然敢對於去救災的英王朱瀚陽奉陰違。
這老朱能饒得了他?
最次最次,也是個罷官流放。
如果老朱心情不好的話,說不定能直接把吳振全家都給砍了。
整個大同府,恐怕也就只有師爺一個人有了。
在得到朱瀚的承諾之後,吳振究竟有多麼的慶幸。
可以說,當時的他,一隻腳幾乎都要邁進鬼門關了。
也正因為如此,對於朱瀚的吩咐,吳振現在是不敢有半點的怠慢。
哪怕他跟之前一樣,覺得英王殿下給出的命令。
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因為英王竟然讓他,跟著他的學生,一起去找水。
這特麼不是腦子有問題麼?
誰不知道,現在整個大同都旱的冒煙。
以往許多條經過大同的河流,現在幾乎直接就已經乾涸了。
儘管大同府內也有御河這樣比較龐大的河流。
可是一條御河,怎麼可能管得了整個大同府?
除了御河等部分河流周圍,整個大同府幾乎找不到一滴水了。
否則的話,要不至於有這麼多逃荒的難民不是麼?
這種情況下,英王殿下竟然讓他的學生去找水?
吳振也明白,這是朱瀚藉著這個由頭,讓他暫時離開大同的權利中心。
只有這樣,英王殿下才能徹底的整肅大同府。
否則的話,下面那些官員,只會想盡辦法,把吳振退出來,跟朱瀚打擂臺。
也許有人會說,只要吳振別去不就行了。
可是這種事,有很多時候可不是吳振一個人說的算的。
為了自己,那些官員能夠想盡一切能夠想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