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窩頭雖然有巴掌大小,可對於他們這些不知道多久沒有填飽過肚子的人來說,根本就不夠看。
見這些人這副模樣,負責放飯的老大爺,笑著解釋道:“知道你們沒有吃飽,不過現在可不敢給你們吃太多。”
“你們都餓了很久了,如果一下子吃太多東西,肚子會受不了的。”
“現在這些就是給你們填一下肚子,等你們習慣了之後,這東西管飽算邊吃。”
頓了頓那大爺又補充道:“不過窩頭雖然管夠,鹹菜每個人只能領到這麼多,這東西可是用鹽巴醃製的,貴重的很。”
有些人吃完了窩頭,鹹菜還剩下一些,也不嫌棄那東西鹹,用手抓著鹹菜絲放進嘴裡,閉著眼睛一副享受的模樣。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哪怕草根樹皮都能吃,鹹菜的味道,可比他們來大同府的路上,吃的那些東西要好的多了。
王二牛又一次舉起了手:“大爺,這個叫窩頭的東西,是什麼糧食做出來的,也太好吃了啊,我以前怎麼從來都沒有吃過?”
那大爺聞言嘿嘿笑著道:“你現在餓著肚子,覺著什麼都好吃。等以後你吃飽了就知道了,這東西的味道可不怎麼樣。不過這玩意最大的好處,就是量大實惠。”
朱瀚雖然也弄出了不少高產的糧種,不過因為大明才剛剛立國,各種事情千頭萬緒的,花在推廣糧種方面的精力,註定有限。
高產糧種,在官府的支援下,雖然也早就在大明全境開始推廣。
但是糧食這種東西的特殊性就是,不論在什麼地方種植,必須一兩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
府城這種地方的農戶還好說,一些偏遠小山村的人,現在還沒見過高產糧種呢。
提起糧食,在場的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們可都是農民,對於怎麼種糧食,那是最感興趣的事了。
“大爺,聽您這麼說,這東西的產量很高啊?”
“那是當然。”那大爺鼻子都翹到天上去了,如果不知道的話說不定都會認為這些糧食都是他種出來的。
王二牛等人可不知道,就在十幾天之前,這位大爺也跟他們一樣,什麼都不知道。
只是正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位大爺給他們講述窩頭的來歷。
“製作這個窩頭的糧食,名字叫做玉米。知道你們沒有聽過,這可是咱們大明的英王殿下,專門弄出來的高產作物。”
“其實這兩年,咱們大同府就已經開始試種了。如果不是這次旱災……”
說到這裡,這大爺搖頭嘆氣一副捶胸頓足的模樣:“要不是突然發生了大旱,今明兩年,這玉米咱們這邊也要開始推廣了。”
王二牛有些焦急的追問道:“大爺,您到是快說說,這東西究竟能產多少糧食啊?”
食堂大爺伸出一根手指,神神秘秘的道:“告訴你們,這玉米一年可是產一千斤以上。”
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