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下官也已經讓人備好了酒席,為王爺接風洗塵。”
朱瀚卻是擺擺手:“現在大同災情緊急,這些場面上的東西就免了。”
“現在本王需要立刻知道,大同具體的受災情況。”
“對了,為了應對災情,本王的學生,還專門製作了一件神器,可以緩解一部分旱情。至少,可以拯救一大部分莊家。”
“你現在立刻給本王,召集大同所有手藝比較不錯的鐵匠。同時,整理出大同現在雖然受災,但是勉強還能有一些收成的莊稼。這種時候,能就一點是一點。”
朱瀚如此雷厲風行的作風,讓吳振有些發矇。
這什麼情況?
為什麼眼前這個英王殿下,跟他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樣啊?
抵達大同之前,就強行責令糧食漲價。
吳振一直以為,這位英王殿下,就是個貪得無厭,想要發國難財的人渣。
儘管朱瀚以前的名聲不錯,不過吳振作為大同知府這種級別的高官,十分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有些人就是這樣,在窮苦的時候能夠謹守本分,可一旦發達了,就開始顯露本性了。
也許英王朱瀚就是如此,以前打江山的時候,朱瀚能夠剋制自己的貪婪。
現在大明已經定鼎中原,兵峰幾乎已經碾壓了全世界。
這種時候,說不定朱瀚覺得大業已成,就不再剋制自己的真實想法了。
可現在又是什麼情況?
眼前這個看似為國為民,一心為公的英王朱瀚,跟他印象中的反差也有點太大了吧?
怎麼看,這個人也不像是那種為了銀子,不顧百姓死活的人啊?
等等似乎也不是這樣,雖然表現的很是關心災情的樣子,但是這位英王殿下的話,的確是相當不靠譜。
他說他的學生,帶來了一種,可以緩解旱災的東西,好讓他召集全大同的鐵匠。
召集鐵匠,那說明這種東西,應該是一種工具吧?
可問題是,現在的大同,缺少的根本就不是工具,而是水啊!
不管你英王殿下的學生,造出來的東西再怎麼精巧,鐵製的東西,也不可能造出水來吧?
跟鐵匠有關,又是隻造出來的東西。
吳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英王朱瀚會不會是打算製造一批佛像什麼的,好向上天秋雨啊?
不管如何,才見第一面,吳振就覺得,眼前這位英王殿下,各種的不靠譜。’